姜枝闻言,有些动容。
从王建国眼里,她看到了一名军人骨子里的担当与魄力。
那是肩上扛着万千人安危的沉毅,是明知前路难行,也非要带着众人蹚出条活路的坚定。
得知基地的所有安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姜枝也没有多待,直接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每个区的定点电线杆上的喇叭再次传来“滋啦”的声音。
这声音持续很久。
原本还静悄悄的居住区很快就有了动静。
居民们三三两两地从屋里跑出来,有的还顶着个鸟窝头,有的随便披了件外套就出来了。
一个个都仰着头往电线杆伸长了脖子看。
“这是又要通知什么?”有人朝着旁边人扬声问,“是要伐木还是运矿啊?”
有的不爽的嘀咕:“这阵子基地搞这些有的没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加固又是挖沟的,也不给个准话,害我这心一天天的悬着。”
姜家人也跟着走了出来。
他们早就从姜山夫妻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此刻倒还算冷静,没有像旁人那样急着往前凑,只是站在自家门口,望着电线杆的方向。
包括被安置在城外的其他基地的居民,也都通过喇叭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就在这时,喇叭里传来了王建国的声音:“安城基地的全体同胞们,我是基地武装部最高指挥官王建国。”
他的声音一出,所有人都噤声了。
“今天在这里,是要告知一个关乎我们所有人、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消息。”
他的声音疲惫但异常坚定、诚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根据可靠预言,一场规模远超寒潮、甚至可能远超大灾变初期的巨大灾难,正在向我们逼近。”
这话一出,安城基地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死水,“嗡”地一下就炸开了。
除了少数几个早就知情、脸色凝重站在原地的人,其余人都乱了套。
先前还小声嘀咕的人群瞬间嘈杂起来,惊呼声、质疑声、抽气声混在一块儿,像被搅翻的蜂窝。
“啥?巨大灾难?比寒潮还厉害?”有人拔高了声音,脸上满是不敢信的慌乱。
“不是吧……基地先前搞那些加固,难道都是为了抵抗地震的?”
还有人急得直跺脚,朝着广播的方向喊:“这到底是啥灾难啊?咋不说明白!”
愤怒、恐慌、焦虑、无助、怀疑,还有……绝望。
这些年,他们熬过一次又一次的天灾。
每一次都以为是最后一次。
却一次又一次的经历。
不少人蹲在地上,手撑着额头,连骂人的力气都没了。
——这日子,好像没盼头了,大家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时候才是个头。
过了片刻,等众人的情绪发泄出来后,王建国继续道:
“大家这几天的辛苦付出,我都看在眼里。你们为基地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储备希望!”
“之所以没有在最开始就告知大家,是因为我们深知这个消息的沉重。我们担心绝望会让大家丧失行动的机会。所以必须先行动起来,才能为生存争取哪怕多一分筹码!”
“过去的这些日子,基地的每一个部门都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加固城墙、储备粮食药品、制定安置方案……我们并非毫无准备地坐以待毙!”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我们也不是孤立无援!我们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希望,那就是移植于1号采集区的蔓藤!”王建国的声音透过广播清晰传递,带着正式场合特有的沉稳。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下意识朝着1号采集区的方向望。
几天就开始疯长的蔓藤枝干拔得极高,连基地那百米高的城墙都挡不住它的身影。
人群里渐渐起了细碎的议论,目光黏在那蔓藤上,猜什么的都有。
“这东西能有啥用啊?看着是粗,能怎么救我们?”不少人眼里满是怀疑。
旁边就有人接话:“那肯定是有用啊!听说从启灵山脉那边运回来的木系特殊矿石全用来堆在那蔓藤下方,给它吸收用。要是没用的话基地费这劲干啥?你看它长多快,前几天还没这么高呢,说不定真有啥不一般的本事。”
也有年纪大的望着已经高入云霄的蔓藤叹气:“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藤子能救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就是想消灭我们这些人类……”话没说完,就被旁边人拉了拉胳膊,没再往下说。
王建国的声音继续响彻基地的每个角落:
“根据观测与分析,等这棵蔓藤生长成熟,会具备将整个安三角托举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有希望规避地震引发的地表分裂、以及海啸带来的洪水侵袭。此外,姜枝同志能够与蔓藤建立有效沟通,可以为我们提供关键的指引与协调,这是很重要的保障!”
“同胞们!灾难无法避免,但毁灭不是必然!现在,我需要你们每一个人,拿出比砍伐树木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需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听从基地的统一调度,参与接下来的加固、转移、互助工作!我王建国在此立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必将与大家同生共死,战斗到最后一刻!安城基地,永不放弃!”
广播结束,基地陷入一片死寂。只有那几句掷地有声的话,还在每个人的耳边嗡嗡地撞着。
众人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王司令的话……真的能信吗?
这个念头在众人心里冒了出来。
就在所有人抱着怀疑的想法时,姜枝对着周围的邻居们开口道,“王司令说得对,灾难会来,但我们的准备绝对不是没用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活下去!蔓藤会托举我们,让我们躲过这一次的大灾变!”
众人猛然一怔,茫然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向她。
挤到人群前头的姜树忽然喊了一声:“没错!咱们听司令的!现在基地准备这么充分!怕他个球!!”
不远处的姜老爷子本就憋着股劲——自家孙女为基地奔波得脚不沾地,这些人怎么就蔫了?此刻听得姜树一喊,当即梗着脖子接话:“没错!怕个球!老子活了这把岁数,大灾大难见得没有十次也有七次!基地里这般周全,我就不信活不下去!”
姜文也梗着脖子应和:“就是,我们肯定能活下去的!”
先前还垂着头、眼神发空的人们下意识地侧过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眼里的茫然还没完全褪尽,却像被投入了颗石子,漾开了细碎的、带着温度的光。
这时,1号采集区的方向。
那直入云霄的蔓藤忽然发出巨大的“沙沙”声。
众人下意识抬头,就见广场边那几丛蔓藤,先前毫无反应的蔓藤,竟然动了!
所有人都仰着脖子,直勾勾望着天。
就见王司令嘴里的蔓藤细韧的枝蔓一节节抽长,竟往基地里探来。
没人敢出声,连呼吸都放轻了,眼里全是惊愣。
那枝蔓越过c区,又越过廉租房区,却没半分要停的意思,反倒像有双看不见的手在引着,慢慢往下垂,顺着高墙往自建房区的方向伸。
原本远远看着像一个细绳的枝蔓,凑近了看,居然也有两三米粗!
它就这么不慌不忙地穿巷过院,往人群这边来。
最后停在了姜枝面前。
顶端那片新叶还带着点晨露,轻轻搭在姜枝手背上,像在对姜枝撒娇似的,就那么垂着。
周围静了好一会儿,不少自建房区的居都顺着枝蔓的动作往姜家的方向跑了过来。
围在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不知是谁低低说了句:“这藤……真的能救我们吗?”
姜枝抬手,指尖轻轻抚过那片带着潮气的新叶,藤枝在她掌心轻轻蹭了蹭。
她抬眼望向周围一双双盼着光的眼睛,声音不大,却透着斩钉截铁的坚定:“能!”
一个字,撞在众人耳膜里,清清楚楚,像颗石子落进水里,瞬间漾开圈儿来。
她指下的蔓藤似乎在应和她的话,细枝也跟着点了点。
只让人惊奇的一幕映在周围人的眼里,一个个张着嘴直勾勾地盯着姜枝手边那轻轻晃动的藤枝,连呼吸都忘了。
姜枝重复道:“相信我,我们一定能活下去!”
她坚定的话让周围人重新镇定下来。
有人狠狠抹了把脸,把眼泪蹭掉,眼里重新亮起光来。
后排的老人孩子也仰着头,原本抿成直线的嘴角松了。
有妇女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眼里虽还有湿意,却没了先前的慌,脸上慢慢浮起能抓住点什么的笃定。
“好!!我们跟着基地,努力一把,再怎么样也要活下去!!”
不知是谁先应了一声,像颗火星子落进了干草堆,瞬间燎起一片声浪。
“对!拼一把!这几天挖的护城河渠、囤的柴火也不能白搭了!”一个汉子跟着扯着嗓子喊,“再怎么样,也得陪着娃活下去!”
“没错!不就是熬吗!咱们这么多人拧在一起,还能熬不过去?”
有人接了话,先前耷拉的肩膀都挺直了,“咱们就听基地调度!让干啥干啥!”
这些话就像燎原的火星,从这个片区传到其他片区没一会儿,“听调度”“一起熬”的声音便滚过了一个又一个片区。
先前沉滞的死气,竟被这股子热劲冲得散了。
而在临时安置点里。
不少刚到基地没两天的外乡人站在帐篷前。
这些人原本还担心自己会不适应安城基地的管理,这会儿听着王建国的话,看着周围人从蔫蔫的模样一点点直起腰,看着那些眼里重新冒光的脸,心里也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其中一个年轻小伙子往同伴身边靠了靠,一脸激动地说:“咱们没来错地方!”
旁边的中年男人重重点头。
这地方有主心骨,呆在这样的地方,能活!
*
接下来的日子,基地上上下下都铆着一股劲做准备。
怕地震来,居民们就听基地的安排,把仓库、住房的地基又往下夯实了两层,墙角全用加了矿石的腻子加固,连临时避难的地下掩体都拓宽了不少,里头早早堆好了水和干粮。
防海啸的法子也想得细,靠海那边堆起了好几道宽宽的土坝,坝上还插满了结实的木桩。
居民也都提前搬到了地势高的楼房里,家家户户窗台上都摆着哨子,约定好万一有动静就互相招呼。
对有可能会出现的暴雨更不敢含糊,排水的沟渠挖得又深又宽,家家户户的屋顶都重新铺了塑料,漏雨的地方全用泥糊严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