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这种感觉真妙,真爽。
  宋清绫收掉小枣和大床等物品。
  宋清澜收掉大石头,先行出去。
  两人于林中并肩前行,踏上新的征途
  (正文完)
  第234章 番外:张红玉
  自打在陀鸣山跟春丫分别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南下了。
  我依旧认为乱世之下,春丫独行太危险了,因为从溪柳村离开,逃荒的一路走来,我见过太多像春丫这样,一个人在外逃荒的人,时常会被坏人盯上,遇到危险时孤立无援。
  我心怀再次与春丫重逢的希望,与家人南下,在此期间,我们结识了两家人,一家姓林,有三口人,一家姓董,一口人,他们也是从陀鸣山逃出来,想要往南走。
  林家人的小儿子林康在那夜的混乱中与家人失散了,束州已被东夷占领,军队步步紧逼,他们想南下找到他。
  董家的董天石大哥是一位身强体壮的人,他娘历经那场混乱,没能熬下来,去世了。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随流民南下前往隆州。
  抵达隆州时,淮南王率领军队重新夺回原阳县。
  起初城内不愿接纳流民,我们只能在城门外的林子里驻扎安顿,靠打猎吃树皮草根过活。
  后来,城墙上贴起告示,表明愿意接纳身怀技能的人进城安顿,我们家,林家,董家人都会打猎,逃荒路上互相传授技能,还识得一些字和草药。
  就这样,我们顺利通过考核,进入原阳县,被安顿到城外西郊的住房,这儿都是老房子,破败不堪,不过我们都很满意,至少有房子住。
  郊外设立了几个据点,城内普通人家的男人每日都要按时按点过来进行训练,练剑法箭术,作战策略,我爹他们的箭术通过层层考核,被安排去训练那些人射箭。
  我跟娘她们则是去到厨房做每日的吃食,据点一日管一顿饭。
  日子就这么过着,我没放弃找寻春丫,慧兰婶子他们也没放弃找林康。
  某一天,突闻噩耗,说是大朔军队对隆州临海城镇发动兵乱了,各个县城相继沦陷,就在我们惶惶不安之时,不明军队夜袭原阳县,我们受惊准备趁乱逃亡,意外得知军队不是大朔的,而是楚王的。
  楚王从何而来,我们都不知道。
  但是,军队没有伤害无辜百姓,反倒有序安顿百姓,并发放吃食。
  不久之后,有淮南王弃城而逃,隆州连州被楚王占领的消息传来。
  楚王爱民如子,发放赈灾粮。
  领取到粮食,日子有所好转,不仅如此,日日阴天,好像要下雨了,我们都期盼着早日下雨。
  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我们的期盼,终于降下甘霖,雨水滋润了大地,也浇灭了炎热。
  然而,天空好似破了口子,这雨下个没完,日益增大,家里淹进来的水都有膝盖那么高了,楚王下令,所有百姓往山上逃,躲避洪涝。
  我们三家人其实早就收拾好行囊,想要去山上了,一得知命令,立马行动。
  当天雨势增大,据说城内外一些舍不得离家,跑得慢的百姓,都没能逃出来,被大水冲跑了,所有房屋都泡在水里。
  在山上,楚王设了据点,每隔三日,每人可领取一定量的赈灾粮,一包防治疫病的药。
  得亏于此,我们才能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山上能避雨的地方有限,人们为了争夺,不惜杀人抢掠,还好我们几家人团结一心,凡事有商有量,有惊无险。
  每每来到一个新地方,我都期望能遇到春丫,我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有一天,我跟林大哥聊天时,他对我说的话,令我茅塞顿开。
  林建说:红玉,之前我们一家人跟宋姑娘来往过几次,她对你所言不假,她真的有自保能力,这样的话她也对我们说过。
  唯有自身的强大,才会让她有这般信心。
  许多年以前,我们一家是从商的商人,却因我爷爷的亲弟弟设计构陷,家产尽数被其抢占,我爷爷险些入狱。
  董大哥的父亲早逝,他们母子俩势单力薄,在村子里一直以来受人欺压。
  我们两者都是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避世上山居住,住在深山,远离一切,那种感觉就像无风吹拂的水面,宁静舒朗。
  我想宋姑娘亦是如此。
  之前的相处中,我时常把春丫挂在嘴边,林家人听久了,忽然问她关于春丫的样貌特征。
  这一说,双方才知道原来他们认识的是同一个人。
  我听了那话,陷入沉思,林大哥说得对。
  自己与其在这儿伤怀,不如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柔柔弱弱地遇见春丫了,岂不是给她拖后腿?
  她也要变强!
  对于林家董家人的遭遇,我心中愤愤难平,那些坏人真应该受到惩罚,凭什么受伤的永远都是好人。
  可是,林大哥,我还是想不明白,以前在溪柳村,我跟春丫是那般的好,后来,她
  我觉得她像是变了一个人,对我很冷淡。
  说实话,我心里是感到委屈,难受的。
  林建略一思忖,道:
  宋姑娘原先在宋家朝朝夕夕饱受折磨苦痛,一日复一日。
  她说想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其实我能体会到她为何会有这种想法,毕竟她昔日所遭受的一切,只有她最清楚,你我都没有真正体会过。
  是啊,春丫如愿了,我想她肯定是开心的,只是,我还是有点伤心,我真是太自私了。
  数月后,雨灾结束,楚王发放的防疫病药物很及时,得以没爆发大面积的疫病,我们返回原先的家。
  家早被洪水冲垮了,我们只能重建房子,还好楚王给家家户户发放了补助金,分发田地粮种。
  房子修建起来之后,日子再次安稳了。
  同年年底,下起了雪。
  大雪纷飞,我们几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了年,虽然简朴,但所有人都很开心。
  但是到了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思念起春丫。
  我不用想也知道,今夜同样注定失眠,思念至亲的还有林家人。
  慧兰婶子思念成疾,每每想到林康,总是以泪洗面,久而久之,她的眼睛看东西,变得模模糊糊了,发鬓间的白发日益增多,整个人苍老了十多岁。
  林叔林大哥表面上故作坚强,无人独处时,时常发呆出神,或坐或站,一待就是大半天。
  雪持续下到来年四月都没停,我们开始为春耕发愁,而这时,本朝的军队已攻掠下东夷南部。
  正当我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有军队无征兆地打过来,是贤王联合湘王出兵了。
  楚王仁德爱民,为民谋利,我们几家人的男人,包括其他百姓亦是对王爷心怀恩情,自愿参军。
  男人们去往兵营汇合的前一晚,几家人依依惜别。
  次日天不亮,男人们起来,背带行囊离家,踏上路途,他们都不知道,我悄悄尾随在后。
  我早就想好了,战场无情人有情,一个人出力就像一滴水,一滴滴水汇集起来,便能变成滔滔不绝的奔流。
  因为我跟慧兰婶子学习,认识一些草药,会处理伤势,被安排去照料伤员,捣药熬药。
  冰雪不休,天灾持续,北翼国各地封王割据一方,兵荒马乱,血流成河。
  前线有人冲锋陷阵,我在后方还好,没有受到什么波及,只是,每日都要目睹一个个人痛苦地死去。
  我释怀了,春丫,无论你在何地,只要是好好活着,无病无痛,一切足矣。
  混战历经数年,这几年里,我不停打听我爹他们的消息。
  第一年,我舅舅和爹死了。
  第二年,我表兄和小舅舅死了。
  第三年,林叔林大哥不知所踪,人们都觉得他们战死了。
  可我始终认为他们一定还在某处活着,他们一定还活着!
  家人接连逝世,娘,舅妈,慧兰婶子还在家里,孤身无助,我动摇了,我想回家,但是战火将我们分隔开。
  又是四年后,持续多年的冰雪终于融化,山林间,地里,窜出一抹抹绿意。
  楚王率军一路北上,夺下京都,我听说随驾而行的一位少年将军屡立战功,威名显赫,心中想着,有这么厉害的将军,战争应该很快就会结束了吧。
  幸好,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楚王平定内乱,登基称帝。
  而我,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才得知大舅妈伤痛欲绝,已然离世,娘,小舅妈,慧兰婶子三人满头白发,憔悴不堪,身体大不如前。
  尤其是慧兰婶子,眼睛哭瞎了。
  就在我回到家里的一个多月后。
  家门突然被人敲响。
  砰砰。
  在院子里洗衣服的我以为是邻居来串门子了,站起身,打湿的手随意在衣摆上擦了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