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前期的水渗入地下,地下水蓄足,再进来的水就不再渗漏,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渠道有水,那一片草原就能长出大量水草,有水草就能阻止水分被蒸发。
  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就形成,草原修复。”苏樱说的有些绕。
  但聪明如斯的圣上、房相听懂了,这工程太逆天,两人好半天缓不过气来。
  这不相当于弄了个大蓄水池?可调节黄河水的涨落,确保黄河南岸和下游的风调雨顺?
  “那苏卿觉得,该在何处开口?”圣上又问。
  “有舆图吗?”
  “这里!”圣上拉开书桌背后墙面上的帷幕,露出一幅军事地图。
  苏樱走过来,看着舆图,在河套平原找到黄河‘几’字弯处,“这里!”
  圣上、房相愣住,这里是胜州,北临阴山,南侧是鄂尔多斯高原。
  胜州都督府的军民在这里种植,春种秋收,引渠灌溉,产量颇丰。
  还特地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导黄河水入运河,转运粮食。
  这一带位置很重要,之前在突厥的控制之下。
  在河套东北角设置榆林关,就是据守黄河天险,阻止突厥南渡黄河。
  看着这里,圣上猛地理解苏樱的话,为阻止突厥,朝廷派重兵把守此地。
  怎么打赢了,反倒在黄河以南安置他们?这不是拱手让出战略位置么?
  第507章 弘文馆直学士
  “陛下,小苏大人说的有道理。
  其实黄河以北,到阴山一带,大片水草丰美草地,本就突厥一直占据着。
  突厥是游牧民族,一下改成农耕不现实。
  不若在黄河以北沿阴山由西向东安置一部分,保持游牧。
  另外安置一部分在兖州、豫空旷处,改成耕农。”房相建议道。
  “?”圣上不解,“不是说引黄治沙么?为何还要把突厥人分散?”
  “陛下,全安置黄河以北,繁衍生息十几年,突厥便会强大,不定哪日反叛,岂不是侧塌酣卧?”房相是不相信突厥的。
  事实上几十年后,这帮突厥人确实返回黄河以北复国,即后突厥。
  “那引黄治沙呢?谁来做?”圣上被绕晕。
  “陛下,臣以为两岸都搞引黄治沙。”房相指着舆图道。
  “黄河以南,河套内不少草原亦沙漠化,引黄除了治沙,亦防止突厥作怪,截断水流或突然放水。
  南北两岸都建治沙网络,南岸引水口在‘几’字弯前后两头各一,北岸在中间处引水。”房相想的更长远。
  苏樱看看房相,厉害啊!这都能想到。
  “陛下,臣还有一建议!”打铁趁热,苏樱赶紧添把火。
  “要想突厥人真正归顺我大唐也不难!效仿岭南支教令,组织学子在突厥人聚居地办学授课。
  规定七岁至十五岁以内孩子,必须接受汉化教育。
  授课内容除了识字,主要讲授礼义仁智信等,两三代以后,便能融入我大唐。”
  “嘶!”捋着虬髯的圣上手一顿,揪下一根龙须。
  苏卿这主意甚妙,归降归降,不能人在曹营心在汉,孩子小,可塑性强。
  从娃娃抓起,从思想改造开始,打造新意识的突厥人,几十年后,成为真正的大唐子民。
  房相赞赏地看向苏樱,越看越顺眼。
  “苏卿,你觉得引黄治沙,何人去合适?”圣上问。
  “?”苏樱面露难色。
  “陛下,臣刚回京,并不清楚工部何人擅治水,此举为创举,兼具治理河道、改善沙漠,需要多方面人才,臣不敢贸然举荐!”
  “哈哈哈!玄龄,你看,刚才还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这会儿竟笨拙如斯!”圣上大笑。
  “小苏大人,苏员外郎如何?”房相慢悠悠道。
  “我二叔?”苏樱这才反应过来,忙反对。
  “他不行,他只会开山筑路,从未搞过河道、水利,这工程涉及诸多水利技术,要选也该从都水监挑选!”
  “自然要从都水监挑人,大庾岭官道不也前无古人么?苏员外郎不也弄出来了?”
  圣上心中认定此事非苏老二莫属。
  前几日召见苏老二、苏老三,两兄弟皆风尘仆仆、满面尘霜。
  一看便是实干官员,再一问,一年四季在岭南各地不停地来回奔波。
  让圣上大为感动,这样的官员太少。
  多少官员升官后,窝在衙门,整日想着怎么捞钱,怎么内耗争斗。
  苏樱提议引黄治沙,他的脑海里立马跳出苏老二,觉得如此重大工程,只有交给这样的人才放心。
  “呃…”苏樱无话反驳。
  “既如此,那还请陛下安排几名精通水利、熟知黄河水文的老把式,给员外郎补课。
  以免什么都不懂,让人糊弄了去,有负圣恩!”
  “好!房卿,你知会都水监找几名经验丰富的丞官,不若,直接到胜州实地考察,尽快拿出详尽施工方案,开春后施工。”圣上迫不及待。
  “是!”苏樱躬身道。
  “房卿,工部员外郎苏步青,擢升为工部侍郎,品秩从四品,领胜州引黄治沙之事!”圣上接着道。
  “是,陛下!”房相应道。
  苏樱愣住,没想到会有天降喜事。
  “嗯哼!”房相见苏樱没反应,轻咳一声。
  “臣替二叔谢圣恩!”苏樱忙道。
  “火器研究所署令苏樱听旨!”圣上笑吟吟看着苏樱。
  “臣在!”苏樱再次躬身。
  “苏樱才学卓越,才思敏捷,着入弘文馆直学士,品秩六品!”圣上念完,等着苏樱欢喜叩谢圣恩。
  “啊?”苏樱望着圣上,推辞道:“陛下,臣才疏学浅,怎配进弘文馆?”
  十八学士是前朝大业年间的秀才,国考筛选出来的策略人才,自己这点儿才学,哪配跟人家比肩?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呵呵,苏卿,奇思妙想屡出不穷,甚至能想出引黄治沙,这叫才疏学浅?”
  弘文馆太多经史大儒,却无苏卿这般旷世奇才,弘文馆需要适当调整人才结构。
  今日与苏樱的长谈,圣上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弘文馆人才太过单一。
  “谢陛下圣恩!”苏樱面露感激之色,毕竟被人赏识是件开心的事儿。
  “恭喜小苏大人!“房相含笑道。
  “房相客气,下官学浅,还请房相多多指教!”苏樱谦虚地冲房相行礼。
  “小苏大人客气,将来造出大船,记得带上犬子!”房相玩笑道。
  “犬子孔武,甚恶念书,今日与小苏大人聊天,甚是向往海航!”
  “哦?苏卿说了什么,让房二公子转性?”圣上好奇。
  政事聊完,圣上心情大悦,意犹未尽。
  “小苏大人根据《山海经》描述,画了一张图。
  说我大唐只占其中甚小一点,殿下们、几位伴读争论起来,认为不可能。
  小苏大人打算将来坐大船出海,按图纸描述一一验证,殿下、伴读们嚷着也要去!”房相回道。
  “哦,苏卿说说,按《山海经》所言,我东土大唐外还有多大?何处是尽头?”
  圣上也想知道,世界的尽头在何处。
  “陛下,可知突厥向西逃往何处?”苏樱问。
  “听闻在西域拔汗那一带!”李靖曾汇报过。
  “向西还有很远很远,那里有大片疆土,自我大唐向东,亦如此,大唐疆土不过一小片!”苏樱回道。
  “真有那么大的疆土?”圣上突然觉得手里的版图不香了,“你明日画一张我瞧瞧!”
  居然还有那么多肥沃土地!不笼在手里,感觉睡不着!
  “是!陛下!”苏樱无奈,老板给她升职加薪,提这点要求不过分。
  第508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从两仪殿告退,苏樱跟随房相从承天门侧门出来。
  “小苏大人!”一名侍卫忙上前招呼。
  苏樱认出是纥干承基,肩上落了一层雪,不知在寒风中等了多久。
  “纥干侍卫,何事?”苏樱客气道。
  “卑职奉太子殿下之命,在此等候大人,送大人回府。” 纥干承基恭敬道。
  “多谢太子殿下!我搭房相的车,就不劳烦纥干侍卫,早点儿回去过年吧!”苏樱拱手道谢。
  “小苏大人,这…”纥干承基面露为难之色,白白在寒风中冻了两个时辰,事儿没办成。
  “你回去吧,大过年的,拿去喝酒!”苏樱从兜里掏出一袋钱。
  “呵呵,小苏大人客气!” 纥干承基笑呵呵收下,还是要坚持送苏樱回府。
  “真不用送!”苏樱客气道。
  “纥干侍卫,你且回去,我与小苏大人顺路!”房相发话。
  纥干承基看着房相和苏樱,兴道坊和光德坊一个万年县、一个长安县,何时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