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就连胡家亦跟着飞升,跻身岭南富豪榜,父亲一路升迁至梧州长史,母亲得了敕命夫人。
  自己跟随福大人立功,免试入国子监。
  当日惜才,怎会料到胡家命运随之发生改变?
  “是啊,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家最聪慧能干当属阿樱!”苏伯彦有荣与焉。
  “兄长们谬赞!我不过取巧而已,真如兄长们走科考之路,应试经史,只怕乡试都过不了。”苏樱谦虚道。
  在座皆寒窗苦读的学子,自己不过仗着拥有千百年后的知识,意外获得官身,没啥可嘚瑟的。
  “阿樱,听闻你这里有新数学书,特来讨要两本!”胡二郎开口道。
  这书只分给岭南游学的孩子们,在算学、太学传的很快,好多人借去抄写。
  “清韵没给你?”苏樱惊诧。
  谢清韵找胡二郎联系给孩子租赁宅院的事儿,不可能不带着书去呀。
  “没!”胡二郎郁闷,“要不是从阿黑那里看到,我压根不知晓。”
  “小桃、阿棠,帮阿姐拿两本数学书来。”苏樱冲门外逗猫玩耍的两个妹妹道。
  “诶!”小桃抱起狸奴,与阿棠跑回内宅。
  “时彦、辰彦呢?”胡大朗迟迟不见着哥俩露面。
  “在城南陪他们外祖过年。”苏伯彦淡淡道。
  “伯颜兄,年考如何?”胡大郎知道那哥俩不讨喜,忙转个话题。
  几人同为太学学子,难免攀比一下。
  “还行,开年进国子学。”苏伯彦踌躇满志。
  这一年发狠念书,年考以优过的,顺位补录入国子学。
  “恭喜、恭喜!”胡大郎羡慕道。
  “不问兄,你呢?”苏伯彦问。
  “补录最后一名!”胡大郎有些不好意思。
  “恭喜、恭喜!”在座众人恭贺。
  “几位兄长厉害啊,这是打算九月份参加秋闱,来年三月春闱吗?”苏樱打趣。
  “伯颜兄你们几位应该能行,我差得远,就不去凑热闹,还是等下一科吧!”胡大郎没盲目自大。
  这次全靠策问答得好,才拿到最后一个补录名额。
  经史尚欠火候,几个月国子学根本不可能毕业。
  “我们去试一试,这一科当练手。”苏伯彦谦虚道。
  不知不觉过了二十,今天正月初一,又是新的一年,将满二十一,时间过的真快!
  “阿姐!”小桃拿着两本数学书进来。
  “看看,这么好的书,阿樱该早日拿出来!”胡二郎分一本给兄长,自己开始翻看。
  “那会儿觉得可能用不上!”苏樱讪讪,紧接着要出中级数学,比预料的发展更快。
  “大人,粥好了,要端进来么?”阿花在门外问。
  “进来吧!”苏樱回道,又问几位兄长,“可要吃粥,皮蛋青菜粥!”
  “我来一碗!早上空着肚子出来的!”胡二郎不客气道。
  “嘿嘿,我也来一碗!闻着老香!”阿黑憨笑道。
  “都来一碗!”胡大郎又怎会错过。
  “孤也来一碗!”门外响起李承乾的声音。
  帘子掀开,进来一帮皇子,还有两位公主,长乐和豫章。
  “新年好,小苏大人!”豫章蹦蹦跳跳,拉着长乐进来,“哇,好香!什么粥?”
  第510章 炼钢更好玩
  阿花端着滚烫的一钵粥傻眼,这么多人,不够分呀!
  “见过太子殿下!”苏伯彦一众人等忙起身行礼。
  “平身!今日冒昧打扰!大家随意些!”李承乾也意识到会客厅里太拥挤。
  除了皇子、公主,还有杜荷、房遗爱、柴令武几位伴读。
  苏家儿郎们让开座位,又抬来两张桌子,碗筷摆上,盛粥。
  “这黑乎乎的是啥?”皇子、公主们看着调羹里的皮蛋碎块,看着怪怪的,但闻着好香。
  “皮蛋!鸭蛋用专门的柴火灰包的。”苏樱回道。
  苏家人在岭南吃过一两次皮蛋瘦肉粥,皮蛋青菜粥是第一次,依然觉得软糯咸香,美味可口。
  李承乾等人小口品尝,粥熬得很浓稠,葵菜软化、粘糯,配上皮蛋的碱香,异常鲜美。
  “嗯,好吃!”李泰加快速度,几口吃完,“再来一碗!”
  阿花为难地看向苏樱,“没了!”
  自己明明有熬很多的,可是一下冒出那么多人,每人只分得半碗。
  “才这么点儿!”李泰不信。
  “四殿下,真没了,你若喜欢,一会儿带几个皮蛋回去熬粥便是。”苏樱劝道。
  这些皮蛋是途经江浙一带靠岸,见鸭蛋新鲜、个大,买了上千包皮蛋、咸鸭蛋。
  住福隆客栈,可借用厨房熬粥。
  把福旺给香迷糊,沿途的福隆客栈都学会了包皮蛋、咸鸭蛋,以及各种吃法。
  到长安,皮蛋、咸鸭蛋所剩不多。
  “孤呢?”李承乾有些不高兴,每次青雀总抢在前面。
  “都有!”苏樱艰难开口,自己那点儿存货保不住了。
  “小苏大人,还有我!”豫章从碗里抬起头,大声道。
  “也能赠我几个吗?”不待苏樱答话,三皇子李恪温声道。
  “就是,小苏大人,我们好几人呢!”五皇子李祐嚷嚷道,“你不能厚此薄彼!”
  “嗯嗯,小苏大人,还有我们哥仨,也不能落下哈!”杜荷嘴里包着粥,含混道。
  “大人,皮蛋不多了!”阿花弱弱道。
  这些皇子、贵公子像饕餮,吃了还要拿!
  “没事,去拿吧!顺便煮几个咸鸭蛋,有白粥的话盛些来!”苏樱吩咐道,总不能让客人们吃不饱。
  “咸鸭蛋?可是《齐民要术》记载的苏州、扬州腌制过的鸭蛋?”李恪惊讶道。
  苏樱挑眉,“三殿下也爱看农时典籍?”
  咸鸭蛋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苏州、扬州,《齐民要术》有明确记载。
  “偶尔涉猎,当地人将吃不完的鸭蛋用盐腌制,想不到今日竟有幸品尝!”
  李恪谦虚笑笑,又问道:“皮蛋又是哪本书记载?”
  “呃,我自己琢磨的!”苏樱睁眼说瞎话。
  “家中堆放的石灰无意中撒了些在鸭蛋上,后来剥开鸭蛋,发现味道不错,就尝试着做了些。”
  小桃、阿棠惊讶抬头看一眼阿姐,没吱声。
  苏伯彦几个儿郎,尴尬地摸摸鼻子,这话说出来信吗?妹妹打胡乱说本事见长。
  皮蛋起源于明代,有人无意中发现石灰包裹过的鸭蛋透明、Q弹,味道鲜美,由此诞生的美味。
  苏樱信手拈来,兄长、妹妹们没拆穿,不解为何,但知道苏樱有她的理由。
  “小苏大人有配方吗,给我一份!回去我学做!还有咸鸭蛋。”李泰压根没怀疑。
  这皮蛋粥咸香,配上葵菜特别软糯,他喜欢。
  “对,我也要做!”其余人也跟着嚷嚷。
  “别吵、别吵,一会儿我把配方、做法写上,你们拿去便是!”
  苏樱没想到一个小小皮蛋也会受到大家喜欢。
  过了一会儿,阿花兄妹端着白粥、咸鸭蛋进来。
  咸鸭蛋划成四瓣,鸭蛋壳有白壳、青壳,蛋黄金黄,沁油、翻沙,精美漂亮。
  一人拿起一块儿,用筷子夹起一点儿蛋黄放入口中。
  咸咸的、沙沙的、香香的,喝一口热粥,那味道,绝了!
  没人说话,埋头吃饭,谁说话谁是傻子!
  终于一碗粥吃完,李泰舒服喟叹,“想不到就着咸鸭蛋,白粥也能这般好吃!”
  李承乾默默抚了抚肚子,吃撑了,第一次吃这么饱!
  阿花把皮蛋、咸鸭蛋筐端进来。
  一帮人围住,你一个、我一个分起来。
  一人五个皮蛋、五个咸鸭蛋,除了苏家人外,在场的都有份儿,包括胡家兄弟、阿黑、阿牛。
  又写了皮蛋、咸鸭蛋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你这咸鸭蛋制法,与《齐民要术》有不少出入。”李恪看道,“可是有说法?”
  “《齐民要术》过去这么些年,人们积累不少经验,制作上有改进。
  比如洗净的鸭蛋在太阳下晾晒一两日,是为腌制后颜色金红、翻沙,更容易沁油。”
  苏樱提点要诀,“这一步不明言,很多人并不知它真正意义,只以为是沥水。”
  “就是小苏大人说的,技术秘诀掩藏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李承乾突然领悟。
  苏樱赞赏道:“正是!很多技术大致工艺相同,谁比谁更好,往往藏在小细节中。”
  “将作监准备用你的方式重建高炉与炼钢炉,冶铁技术进一步提升,那炼钢呢?有没有改进法?”
  李承乾说完目光不经意扫过五弟李祐和七皇叔李元昌。
  早上父皇把他们召集到一块,安排差事。
  李祐和李元昌得知自己被安排参与冶炼高炉项目,甚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