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梅突然狡黠地笑了一下,说:“但您得跟我签个合同,明年莎车县的巴旦木,30%都要由我来收。”吴县长爽快地答应:“没问题!”
临走那天,吴县长送一行人走出县委办公楼,心梅看着门前踢球的孩子,突发奇想对吴县长说:“等巴旦木的产量提上去了,我要再回来,给孩子们建个足球场。”
回去的车上,亚玲不解地问:“心梅,要是把这次挣的钱都给了莎车县,那咱们这几个月不是白忙活了?”心梅握着方向盘,眼神伸向远方,悠然地说:“亚玲姐,做生意就是要看得长远,有投入才有更大的回报嘛。”
秀琴和亚玲并肩坐着,轻轻拍拍亚玲的腿说:“心梅说的对,如果产量真能提升,咱们花的这笔钱,值。”心梅欢快地说:“秀琴姐,我还要谢谢你呢,多亏你提出这个启动资金计划,这次啊,你可没白来。”
秀琴笑说:“那以后公司旅游,可都得带上我啊。”心梅爽快地说:“那当然,等以后咱们的公司上了市,在座的可都是大股东。”
四人都笑了,心兰坐在副驾驶,不自觉地哼起了歌:“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亚玲和秀琴相视一笑,一起跟着唱起来:“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在姐姐们的歌声里,心梅跟着节奏欢快地摇着头,她微微侧头看着心兰的侧脸,觉得一瞬间又回到了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心兰还在铁中上高中,穿着蓝布褂、扎着两条麻花辫,放学的时候悄悄对心梅说:“心梅,大姐给你留了两块西瓜,你快吃吧,别让成竹看见了。”
……
几个月后,心梅的赞助到位,莎车县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巴旦木丰产攻关小组”,政府也拨款了专项资金,聘请了新疆农科院的巴旦木专家龚鹏担任技术组长,又请了兵团农三师的专家张强担当技术骨干,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在2003年突破了技术难题,实现了巴旦木单株产量5公斤的突破性成果。
再一次回到莎车县的心梅,见到吴县长的第一句话就是:“给孩子们的足球场,咱们下个月就建。”
第57章 运气
悦悦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大家的愿望是什么,班里大多数人的愿望都是“长大要当科学家”,但悦悦说:“我的愿望是当天文学家。”老师问:“为什么想当天文学家呢?”悦悦说:“因为我喜欢看星星,我爸爸说,看星星的人就是天文学家。”
悦悦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习惯,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她就会趴在阳台上看星星。新疆的天空晴朗无云,也没有工业的污染,小时候悦悦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闪烁的星星。只要看到星空,她就会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一切烦恼在广阔无垠的星空下都变得无处遁形。
这一晚,悦悦又趴在阳台上看星星,心兰轻轻走过来问:“悦悦,怎么了?学校里有什么事吗?”悦悦看了看妈妈,酝酿了一会儿说:“今天老师说,从2002年开始,新疆的高考要改革了。”
心兰关切地问:“是吗?要怎么改?”悦悦说:“以后,高考要用文、理科综合卷,文科的地理、历史、政治合为一张考卷出题,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合为一张考卷出题,跟以前那种各科分开考的形式不一样了。”
心兰“哦”了一声,又问:“那这样改革,对你会有什么影响吗?”悦悦想了想说:“我也不太确定,我们以前模拟考试还从来没用过综合卷,不过老师说这种考试灵活度更大,不能再靠死记性背了,对知识面广的学生更有利。”
心兰一听,高兴地说:“我们悦悦从小看了那么多书,知识面广,那不就是对你更有好处吗?”悦悦羞涩地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我还拿不准。”
心兰一只手搂住悦悦的肩膀,温柔地说:“生活没有一成不变的,总会遇到变化,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结果,妈妈相信你,我女儿肯定能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悦悦侧过头问:“妈妈,真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结果吗?”心兰愣了一下,其实从一个中年人的角度,她早已明白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但作为一个妈妈,她还是坚定地对女儿说:“当然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你喜欢的大学。”
悦悦不再说话,抬起头看着星空。月光将她的身形勾勒得清冷而倔强,心兰看着女儿,心中涌起一股伤感。她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女儿将奔赴属于她自己的旷野,她和时坚只能远远地目送女儿的离开。那样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心兰的预料没错,新的高考改革果然对悦悦这样阅读量多、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更加有利。第一次使用综合卷模拟后,班里的成绩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悦悦的成绩一下从班级前十名跃升到了前五名。
发布成绩那天,悦悦一进家就喜滋滋地哼着歌,心兰看她的表情,就知道这次考得肯定不错。心兰问:“怎么样啊悦悦,这次考了第几名?”悦悦故作神秘地问:“你们猜?”
时坚说:“看你这样就知道又进步了,爸爸猜是第八名。”悦悦摇摇头说:“不对,再猜。”心兰惊喜地问:“呦,不会比第八名还高吧?我猜第六名?”悦悦笑着摇摇头,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咬了一口。
时坚焦急地问:“快说啊悦悦,别吊我们的胃口了。”悦悦嚼了几口苹果,清脆地说:“第四名。”心兰和时坚异口同声“哇”地叫出了声。
时坚开心地说:“那今天可得好好庆祝庆祝,你等着,爸爸给你炒几个好菜,心兰,你去买瓶果粒橙,得犒劳犒劳咱家悦悦。”
心兰答应着:“好,我这就去买。”悦悦对心兰说:“妈妈,我还想吃好时巧克力。”心兰回说:“好嘞,妈给你买。”
回到书桌前,悦悦摊开日记本,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是个幸运的人,我生在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幸运地成为一个独生子女,全家的爱都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父母在我的教育上倾尽全力。如果我不是独生子女,还有弟弟妹妹,那我还能得到父母全部的宠爱,还会被如此全心全力地培养吗?我不敢肯定。
虽然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努力是人生唯一的答案,但我却觉得,有时候运气才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姥姥在我这么大的时候经历战争、逃婚,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命运系于丈夫和孩子身上;妈妈在我这么大的时候,被迫从高中退学,接了姥爷的班,早早担负起养家的重任,像周围的所有人一样在固定的时间结婚、生子。
我比她们幸运,因为我没有时代的负累和家庭的负担,我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机会。我还不知道我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但我唯独知道一点,我不想过姥姥和妈妈的人生。我要过自己的人生,我要去北京。”
那时候,新疆考生里流行一句口号“冲出新西兰,飞向北上广”。“新西兰”指的是新疆、西安、兰州。地处偏远的小城学子们,高考的目标就是冲出大西北,去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
90年亚运会的时候,悦悦和全家人一起去了北京旅游,姥姥南英在天安门前和失散多年的亲哥哥重逢。这次旅游对悦悦来说印象太过深刻,所以她从那时起就悄悄地拥有了一个“北京梦”,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动摇她去北京的决心,这是她人生第一个坚定的愿望。
这一年的春节,小张请了年假,从西安来哈密看望亚玲和俊杰。聪聪的队里也放了假,四个家庭又重新聚在一起。心兰把大家都叫到自己家,虽然秀琴和小陈早已分居,但在聪聪面前,他们还是保持以前的状态。往昔的四家人里,唯独缺了爱云的丈夫小彭。
秀琴打圆场说:“虽然少了一个人,但多了我们夕夕,四舍五入,等于一个也没少。”爱云却不在意,爽快地说:“我跟小彭都离婚这么多年了,他跟我的生活早就没有关系了,咱们该吃吃该喝喝,不影响。”
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大人们在客厅里喝酒聊天,悦悦、飞飞、俊杰、聪聪四个孩子在另一间屋里聚会。聪聪从乌鲁木齐带回了一大包零食,有牛肉干、奶疙瘩、巧克力、各种膨化食品,摊了一桌子。
大家一边吃着零食,聪聪问其他三人:“你们三个明年就要考大学了,你们想去哪儿上大学啊?”
飞飞自嘲地笑笑说:“我学习不好,估计也考不上什么大学,不过我想去南方看看。”
爸妈离婚后,飞飞的爸爸小彭去了广州做生意。虽然飞飞在爱云面前从来没提过一句想爸爸,但悦悦明白,他心里还是惦记着他爸的。悦悦看了飞飞一眼,飞飞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自我掩饰地转头问俊杰:“俊杰,你想去哪儿啊?”
俊杰抿了抿嘴,腼腆地说:“我想考西安的学校,离我爸妈近一点儿。”顿了一顿又说:“我想考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