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不是在书房中练字,便是与陆清梦对弈一局。
陆清梦也绝口不提赵钰会试如何之事,有时外出归来,会带上京城一些新奇的吃食和玩意儿,或是同赵钰说些京中趣闻。
放榜之日已到。
贡院外早已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围得水泄不通。天色未明,陆清梦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护院挤在贴榜最前面。
陆清梦破天荒地没有出门,与赵钰一同对坐在花厅里用着早膳,膳桌上摆着精致的点心、喷香的粥食,但二人似乎都胃口缺缺。
花厅外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响,直到靠近花厅,便能听见那声浪如潮水般涌起,还夹杂着惊呼和欢呼。
脚步由远及近,狂奔而来。
一个护院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进了花厅,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嘶哑得变形,扑倒在地上,连连磕头。
“中了!中了!恭喜赵公子头名!是会元!贡院门口金榜第一个名字就是您!”
刹那间,花厅里落针可闻。
赵钰执著的手停在半空,指尖微微一顿。虽说心中有极大的成算,但得知中会元时,仍是心口热流滚烫,冲遍四肢百骸,耳畔似乎嗡嗡作响。
陆清梦面色平静,只道:“好、极好。今日全府上下有赏,每人赏三月月银子,自去账房找账房先生领赏。”
“半年月银去领罢,你们几个今早去看金榜也辛苦了。”
护院激动的说:“谢主子,谢主子!”
待陆清梦放下粥碗时,那白玉般的指尖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泄露了他内心绝非表面的冷静。
陆清梦眼神亮晶晶的,看向赵钰的神情中带着炙热:“赵郎,你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此刻他觉着,除去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他都有本事弄来。
赵钰失笑:“殿试未启,你便急着要买些宝物讨好我来了?”
会元及第,只是通过最高级别的‘资格考试’,获得步入皇宫、面见天颜参加殿试的资格。
什么讨好!他只是激动得不知怎么办才好!陆清梦心中嘟囔一番,神色不减的高扬,活像极了南洋的高傲孔雀。
“那待赵郎过了殿试再商讨罢。”
殿试之日,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着偌大的皇城。太和前殿广场,汉白玉栏杆洁白无尘,文武百官肃立在两侧。
新科贡士门身着崭新的青色贡院服,屏息垂首,列队等候。
御座高悬。
年轻的新帝一身玄色龙袍,面容青俊,目光沉静,带着睥睨天下的威严。他缓缓扫过丹陛之下的新科贡士,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威压,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重臣奉旨分发策题,试题只有一道,却关乎着国计民生之根本,吏治清廉与民生休养之道。
赵钰慢慢研着墨,并未马上提笔,脑海闪过万千思绪。陛下的新政,核心在于稳固与革新,他的文章既不能过于激进触怒旧党,也不能过于迂腐惹陛下不喜。
他铺开纸,提笔蘸墨。
先是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切入,指出吏治清则民生安,民生安则天下固,继而又笔锋一转,不讳言当前新政出现以权谋私、本末倒置的本质,反而加重底层百姓负担,有违陛下仁政本意。
论述层层推进,引据《周礼》《中庸》以史为鉴,提出厚俸养廉、严考成黜陟、广开言路体察民情、简政放权于地方政府,言辞恳切公允,一手馆阁小楷写得端正齐目,笔墨酣畅,无一字错漏。
赵钰写得入神,没有察觉到御座之人走下来,走了一圈之后,在他身后站定,并且停留了许久。
日影西倾,贡士们依次交卷。
卷题由读卷官们连夜批阅,拟定名次后,最终呈送皇帝钦定。
三日后,传胪大典。太和殿钟鼓齐鸣,卤簿仪仗森严陈列,文武百官都齐聚于殿内,新科贡士们跪在殿外丹陛之下。
赵钰历经二次跪在这里,应是冷静自持,但心跳声在这片寂静中仍是清晰可闻。
鸿胪寺官员身着朝服,步出大殿,立于丹陛之上,展开金榜,运足中气,那洪亮如钟、拖长了调子的唱名声,响彻云霄:
“一甲第一名,赵钰。”
“一甲第一名,赵钰。”
“一甲第一名,赵钰。”
三声定鼎,一声高过一声,回荡在重重宫阙之间,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
当真一甲第一名唱念出他的名字,赵钰觉得恍如隔世,一股难以形容的战栗从脊椎处冲向头顶,气血奔涌,几乎要让他晕眩。
赵钰深呼出一口气,强稳住心神,依礼出列,躬身垂首,趋步穿过百官注视的甬道,步入金碧辉煌的太和殿。
御座之上,新帝的目光落在这位新科状元身上。
身姿挺拔如松,面如冠玉,举止从容、沉稳有度,皇帝眼中不由得留露出赞许之色,且他深觉这新科状元郎尤为面熟。
一旁的大太监低声道:“陛下,新科状元正是前朝赵郎中的嫡子,也是科举舞弊一案中高中的探花郎。”
皇帝终是想起来,眼底赞许之色更深。
“臣赵钰,叩谢陛下天恩。”赵钰于御座前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朗沉稳。
皇帝声音威严:“卿才学优渥,对策深慰朕心。望尔日后尽忠王事,匡扶社稷,不负朕望,不负这状元之名。”
赵钰再拜:“臣谨遵圣谕,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天恩。”
状元游街。
礼乐喧天,御街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赵钰换上了绯红夺目的状元衣袍,头戴金花乌纱帽,骑着天子御赐的红鬃马走在游街队伍的最前列。
锣鼓声不断,百姓围在街道两侧欢呼叫喊着,人山人海。
“状元郎!”
“好俊俏的状元郎!”
“状元郎!往这儿瞧一瞧!”
赞叹之声不绝于耳,鲜花、香囊、玉佩之类的东西如同雨点般抛向赵钰,一时将身后榜眼、探花都忽略了去。
万丈荣光,集于一身。
赵钰端坐在马上,丝毫未被这热情至极的百姓影响,他的目光掠过无数激动的面孔,忽而心灵一至,看向了临街一座酒楼雅间的木窗。
陆清梦今日穿得甚是明艳,一袭红衣,也遮掩不了他俊美清雅的面庞,那双纤如白玉的手搭在窗檐上。
隔着鼎沸的人声,陆清梦眼中只装得下身着绯红状元袍一人,好像回到三年前的状元游街一日时,他将香囊抛向了赵钰,但时至今日,是完全不一样了。
“公子,赵公子在瞧着您呢,快快将香囊抛了,不然要错过啦。”一旁的盼春急得要死,眼见赵公子游街到这处,结果两个主子对望良久,是半点儿动作也没有,再不抛香囊,这状元游街的队伍就要往前去。
“急甚么。”陆清梦回过神来,将手中的香囊轻轻一掷,很是巧轻的落在赵钰手中。
年轻的女人和双儿看到这一幕纷纷扼腕心碎,状元郎一路都没接过香囊鲜花,唯独到了这处,亲手接过一个双儿投出的香囊。
这分明是一对有情人。
转而,女人们和双儿们再次将香囊、鲜花、玉佩投到榜眼、探花郎以及队伍后的进士身上,反倒俊俏状元郎被冷落了。
赵钰捧着精致的香囊,记忆中淡雅的木香飘出,他如获珍宝般看了许久,右下角之处绣了一个小小的‘梦’字,与当年状元游街不同的是,旁边紧挨着一个‘钰’字。
他勾起唇,眼中彷如充斥万千星辰,璀璨生辉。
第67章
秋至矣, 初起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庭院中老槐树的枝桠间已漏下几缕凉丝丝的日光。
天高云淡的金色,整个京城似乎都侵染上一层更为秾丽喜庆的朱红。
今日吉神时荫福生, 三合时德,正是黄道吉日,宜嫁娶, 诸事皆宜,可迎喜神在正北。
寅时末,京城, 赵府。
庭院深深, 朱红染遍。
黑漆金钉的大门起始,两尊威严的石狮也系上硕大的红绸花。门楣之上,早早悬挂起一对描金绘彩的喜庆灯笼, 即便在白日里也透出融融暖意。
一路向里,抄手游廊的每一根廊柱皆以朱红锦缎缠绕,檐下每隔十步便垂下一串精巧的红纱宫灯,灯下缀着流苏, 风一过便在轻盈摇曳。
庭院中的老树枝头皆被仆役挂满了红丝线系着的铜钱、花生、桂圆、红枣, 寓意着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青石板铺成的路冲洗得一层不染,在前一夜就铺上了厚重的红地毯。
丫鬟今日都换上了崭新的葱绿衣裳, 梳着油光的双丫髻,鬓边簪着小小的绒花, 一个个步履如风,眉眼带笑。
五六个小丫鬟小心翼翼地抬着两个半人高的青花瓷瓶,瓶中插着新采的并蒂莲和红月季,上头还挂着露珠。厅堂和厨房之间来来回回有丫鬟穿梭,端着沉甸甸的描金果盘, 里面堆砌着喜饼、喜糖、各色精致干果,轻盈得像一群报喜的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