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无奈笑笑,并非她善变,却也不好同一株仙草解释生死别离。
感念这份心意,黛玉将大半心思都放在了有关北疆信息的收集与商队初步往来上, 几次让萧景衍扑空。
看着女儿废寝忘食的模样, 林如海以婚期临近为由,让她去挑些自己喜欢的。
虽说古玩、田宅是早早备下的,但一些时兴料子、首饰还需购置。
在京都内宅小有名气的女商薛宝琴得了黛玉的传话,日日前带着海外与两淮的新料子送往林府。
见着堂妹如此巴结林黛玉,宝钗心中颇不是滋味,仗着姐姐身份才说一句, 宝琴言有几家夫人、姑娘定的衣裳、首饰好了,她得亲送去。
看着风风火火跨出院门的宝琴,宝钗忍不住一阵猛咳。
分明她也有机会, 不……女子该娴静守内,哪里能这般不守女德。
想着开启此先例的林黛玉, 曾几何时,她只是一个丧母寄居在外祖家的女孩, 与她相差不大。
如今, 她是开疆拓土的庆云公主, 是被闺阁女儿奉若明灯的存在。
而她却守着爹爹的话,受着妈妈殷殷期盼,活成了姐妹中的笑话。
若她当初也……宝钗只觉五脏六腑灼得生疼。
莺儿见宝钗脸色煞白,赶忙上前, “姑娘,可要服一粒冷香丸?”
见她不语,莺儿转身去院中树下挖出坛子,取出最后一颗。
幽幽暗香袭来,宝钗恍惚看到了苦苦等待什么的自己,想要细看却只见四下空空如同雪洞。
宝钗心下一跳,推开莺儿的手,“我无事,不用服它。”
异香异气的冷香丸咕噜噜滚落在地,莺儿赶忙去找,任她如何寻,皆未寻到冷香丸半点踪迹。
莺儿惊恐看向宝钗,“姑娘,冷香丸不见了!”
“不见了也好,除了材料难寻些,也不算什么好东西。”说罢,宝钗心中一松,似打开了什么枷锁。
莺儿有些不解,分明当初姑娘对此药可是如珍似宝,怎么如今竟不当回事了?
正在打坐的跛脚道士似有所感,遥遥望向东北方向,掐指一算,随即唱一声道号。
待到添妆那日,宝钗装扮一新带着早就挑好的礼物寻上宝琴,“今儿我同你一起去给庆云公主添妆。”
看着堂姐一身鲜亮装扮,宝琴只好点点头。
两人到晴芳院时,迎春几位已婚的正打趣探春。
见宝琴来了,探春上前刚要抓人,就瞧见跟在身后的宝钗,愣了一瞬,“宝姐姐,好久不见。”
宝钗笑着点头回应,“三妹妹,好久不见。”说着,便向内看去。
黛玉一早就得了宝琴派人送来宝钗要来的消息。
此刻见她看过来,笑着打趣探春,“若非我要成婚,还不知你们何时能这样姐姐妹妹见礼,快说怎么酬谢我。”
听得此话,探春便知林姐姐并不介意,“堂堂公主,竟惦记我这等小吏的礼,也不知林姐夫知晓,会不会笑林姐姐。”
同内阁老狐狸斗智斗勇的黛玉可不会因提及未来夫婿便红脸不语,“看来三妹妹喜欢小气的。”
一旁李纹几个也跟着笑探春竟喜欢这款,改日定让夫君多留意,莫误了好姻缘。
本想调笑准新娘的探春反而被调侃红了脸,最后扬声道:“我还等着林姐姐的北疆通商前去做一番事业,也同二嫂子比一比。”
这番落地有声的志向燃起诸多闺阁姑娘眼中的惊艳与向往。
之前虽有王熙凤与柳湘江,奈何她们去的太远,哪怕有些政绩也不足以让闺阁中女儿所知。
北疆却不同。
她们深知那些部落将士有多凶悍,有多狡猾,哪怕打跑了依旧会时刻侵扰边境。
如今竟能通商?
在一众姑娘好奇中,在黛玉暗中示意下,探春缓缓道来通商的好处。
正说着,雪雁一脸喜气跑来,“姑娘,贾大人、王大人、柳大人从茜香府给您送添妆的正在院中等候。”
黛玉早就听闻凤姐儿说要给她一份大惊喜,见诸位一脸好奇,“那咱们一起去瞧瞧吧。”
一众人跟着黛玉移步院中。
训练有素的婆子见黛玉出来,齐齐跪地道:“吾等奉大人之命前来为公主添妆。”
整齐划一的动作与声音让姑娘们大吃一惊,这哪里是来送添妆的管家婆子,说是大长公主带回来的亲随也不为过。
黛玉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动,凤姐姐果然懂她。
随着一件件新奇的物件被展出,姑娘们已经顾不得往日所学规矩。
她们知晓海外有些新奇物件,可谁告诉她们这什么骑上便能走的玩意也是海外来的?
惊叹的不止站在晴芳院中的姑娘们,更有被太子传唤的一众大臣。
原本对茜香府与海外保持频繁通商有微词的大臣纷纷闭了嘴。
若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他们便不用再坐在颠簸的轿子中上朝。
心怀百姓的臣子则想着若百姓皆能人手一辆,那该有多便利。
太子才不管这些,将黛玉早上的折子让内侍念给诸位大臣听。
一时不少大臣进言北疆匈奴、游牧部落不同于西海之外的诸国,万万不可通商贸。
不同于臣子们请命不允,聚在晴芳院中的姑娘们已有问可能牵线与王大人合作。
也有自知父兄职位不够却有远见的姑娘又提起北疆商贸。
前来送茶点的宋嬷嬷听上两句,转身吩咐雪雁守好屋门。
从林家出来后,不少姑娘径直回家寻父兄商议。
跪了好半晌只得再议的大臣听着自家女儿说起通商贸的种种好处,尤其其中利润,不由心动。
想着大半同僚都让女眷去了林府,都得了消息。
哪怕得不到,也不能让同僚得了好处,有此想法的大臣当即点灯熬油写折子。
这一夜,不少大臣书房灯火通明。
待到次日,萧景衍与林黛玉大婚之日。
正准备入宫的大臣便得了太子陪同迎亲的消息。
不止太子陪同迎亲,许久不理朝政的元庆帝与帝后也亲往新建的睿王府接受两位新人参拜。
还抱着最后幻想的臣子听闻,急急忙忙赶来,险些与还未入王府的嫁妆撞在一处。
围观捡喜饼喜糖的百姓们远远见了,扭头小声笑话这些当官的不过如此。
反被一旁人回怼,若让你进去,怕是你得喜得屁滚尿流。
听得有人说粗话,正将喜饼递给小孙儿的老人低语几句诸神勿怪,保佑两位一类的话。
听着爷爷念,小孙子也跟着学起来,童言稚语的祝福让周遭百姓会心一笑,也有跟着一同祝愿。
起初不过寥寥几人,后来慢慢汇成一片,那声音穿过入府的嫁妆,绕过诸位大人,径直传入二位新人耳中。
满室鲜红中,萧景衍握住黛玉的手,“玉儿,你听他们都在祝福咱们。”
黛玉笑着回握住温热宽厚的手掌,“哥哥,我们定会如他们所言。”
“错了。”萧景衍在黛玉茫然的眼神里,轻轻落下一吻,“如今怎还唤哥哥?”
“景衍哥哥~”
“这个留着晚些喊。”萧景衍小心环住她,“再唤一个,哥哥带你收利息去。”
早知他打什么主意的黛玉嗔一声,“怎只让我一个人改称呼。”
“是为夫错了。”
听着他快速改口,黛玉忍不住往怀里躲,被萧景衍轻声哄着,“乖玉儿,先从他们身上讨了利息。等回来我任你凭处置。”
“谁要处置你。”黛玉飞快转身,唤雪雁来,“册子可备好了?”
早等这一日‘报仇雪恨’的雪雁郑重点头,“都备好了,就等诸位大人兑现赌约呢!”
看着雪雁满眼的雀跃,黛玉不由抚额。
想着满朝大臣至今都还坚信那个荒谬的赌约,什么活不过明日,什么哥哥对她只是捧杀,她也想快些瞧瞧那些大臣的嘴脸。
正等着新郎官敬酒的宗亲贵族、满朝文武见二人并肩走来,手中杯盏接连落地。
她怎么也来了,这成何体统!
黛玉想起那日初听此提议,爹爹也险些失态。
她知晓从古至今只需新郎官敬酒,可从古至今还未有正经女官,如今也有了。
起了促狭心思的黛玉捏一捏萧景衍的手,“诸位大人见了我怎如此惊讶?不知道的还以为诸位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亏心事呢。”
诸位臣子连连摇头道不敢。
黛玉笑着扫过在场众人,笑问:“那诸位大人说我可活得过明日?”
一时未反应过来的大臣开口,“公主说笑了,您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