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色书院 > 都市言情 > 卿娘荣华路 > 第197章
  
  看见廖红卿进门,一行人忙行礼,廖红卿带着丫鬟进了屋子。
  按理,四公子应该和生母各住一间房。但廖红卿进屋却发现,孩子就躺在新来的缘姨娘边上。
  “见过世子夫人。”含缘要起身,丫鬟忙去扶。
  廖红卿拦住:“不必多礼。”
  含缘是个很温柔的女子,一口吴侬软语,配上她的容貌,很容易激起人的怜香惜玉之心。
  “多谢世子夫人救命之恩。”含缘温柔地笑,又细声细气道:“当时我想谢世子夫人来着,可惜有心无力。那会儿妾没晕,能够听得到周围的动静。含情……妾和她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妾是真没想到,她会下此狠手。”
  第187章 放榜
  姐妹之间的恩怨,廖红卿一个外人,不会多嘴,只道:“以后姨娘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告知管事,若是下人不敬,可以让人来找我。”
  含缘急忙道谢,又一脸怅然:“像我们这般的出身的女子,身如浮萍,随着这世道起起伏伏,没个归处。侯爷承诺了给妾一个容身之处,却没说要带上两个妹妹一起……兴许,她们就因此对妾生了怨恨。”
  若是没记错,接回四公子的当天,只带了含缘一个人入府,当时对含缘下手的那个含情,还有廊下的另一个美貌女子,廖红卿到现在也没见着。
  只看含缘和含情这举手投足之间带着的媚态,就知她们的出身。
  烟花之地出来的女子,一般都入不了高门府邸。哪怕做妾,也艰难至极。
  “四公子还小,需要一个人在旁边照顾,含情定以为妾不在了,就轮得到她……”含缘说到这里,眼泪滴滴滚落。
  她哭起来都是特别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廖红卿忍不住多瞅了两眼。
  含缘很快又回过神来:“妾心里难受,又无处诉说。今日见了世子夫人只觉亲切,忍不住多说了几句,还请世子夫人恕罪。”
  廖红卿含笑起身:“姨娘好好养着。两个奶娘照顾四弟有不对之处,姨娘尽管指正,若她们不听话,禀到管事处,直接换人。”
  奶娘就在旁边,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说
  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实则大户人家的许多规矩是乱七八糟。
  就比如这生了孩子的姨娘,有些人家认为家中子嗣大过一切,姨娘不能对孩子身边的人指指点点,反倒纵得下人不拿姨娘当一回事。奶娘日日夜夜照顾家中小主子,胆子大的奶娘,敢借着这份亲近拿捏姨娘。
  廖红卿这么说,也是为了给自己省事。她生养过孩子,做母亲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这世上,很少有人疼孩子的心意能够超过孩子的生母。
  让含缘自己照看孩子,她肯定会尽心尽力。不说母子情分,四公子也是含缘在侯府立足的底气。廖红卿相信,含缘是这世上最不希望四公子出事的人,没有之一!
  有人时时刻刻照看着孩子,廖红卿能省不少事。
  *
  春闱放榜那日,本就热闹的京城犹如烈火烹油一般,街上到处都是鞭炮声。
  彭知礼榜上有名。
  对于太傅府的长辈们而言,那是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彭知礼人在奉禹书院求学,太傅府的长辈们却一直都有给他留功课,几个舅舅还轮流去书院陪他住过。
  说是陪住,实则是指点功课。
  若是不中,那才是出了意外。
  放榜那日,白如意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彭知礼亲自去太傅府报喜。
  借住在安东侯府的几位举人都榜上有名,张学坚落榜了。
  林大同考中了。
  陈青山落榜,很是颓废,他没有回将军府。这倒让彭知礼松了口气,考上是好事,可当着落榜的同窗兼表哥,他又不好太欢喜。
  接下来要准备殿试,彭知礼短暂的欢喜了一下,又被几位舅舅拎进了书房里。
  廖红卿回了一趟将军府,看着他小可怜儿似的跟着几个舅舅入书房,回头笑道:“娘放心了?”
  能中会试,等到殿试时,最差也是同进士,有太傅府在,完全可以给彭知礼运作一个清贵的官职。
  反正他又不缺银子花。
  白如意心情愉悦:“书院的那个院子真没白买。你不知道,报喜的人来了,知礼看着很稳重,一板一眼地给了赏钱,还跟看热闹的人拱手答谢,门一关,他就对着我跪下了。”
  说到这里,白如意眼圈微红,“那孩子看着没心没肺,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很贴心。他知道我这一路走来的不易,从来没有怪过我。还有你……我生三个孩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这一生何其有幸,能够遇上你们这两个懂事的孩子。”
  廖红卿如今日子过得不错,对于曾经受的那些罪,她有刻意让自己慢慢遗忘。
  早晚有一天,她会把那些不好的事全部忘掉,回忆中只剩下圆满和甜美。
  “娘,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廖红卿眼角余光瞥见蹦蹦跳跳跑过来的圆儿,轻咳了一声,“我们是听话省心了,那……”
  她伸手一指。
  白如意顿生不好的预感,一扭头,果然看见圆儿爬上了假山,手脚并用,爬得正起劲,眨眼之间,就离地一丈多高。
  “臭小子,你给我滚下来!”
  得趁着还没爬高赶紧把人叫下来,不然,爬得太高,她喊都不敢喊。
  白如意一边拎着裙子狂奔,顺手就扯了一根干枝条。此时她身上早已没有了大家夫人的端庄和优雅。
  将军府的下人们早已对此见怪不怪。
  *
  考中的举子都很欢喜,郊外范进海的院落之中,也是一片喜气。
  林大同是范继海亲自教出来的弟子,他榜上有名,算是彻底改了林家的门庭。范继海很高兴,林月梅同样高兴,她娘家不如范家,这些年来一直觉得低婆家一头。
  但如今不同了,娘家侄子成了新科进士……范继海的新科进士很难得,她娘家侄子的同样难得,算年纪,两人考中的年纪都差不多。
  林月梅带着婆婆去买菜,准备好生庆祝。
  林大同对于自己此次是否能榜上有名并没能报多大的期待,此次虽上榜,名次却在末尾。
  书院之中对于榜上的位置早有研究,越是靠前,名次就越好。状元一般出在前五前十之中,不会超过十五名。
  而末尾的那些,多半是同进士。
  同进士一般去县城做县令,或者去府城做个书吏,运气好点,能做九品官,运气差点,又没门路,估计是个不入流的小官。
  林大同在一开始的兴奋过后,便说了自己的打算。他不准备在京城考职,打算申请外放。
  “做一方父母官,庇佑一方百姓,也不算白来这世上一遭。弟子可能要辜负您的心意了。”
  范继海刚来京城那会儿,踌躇满志,一次喝醉酒后跟林大同交心,说让林大同尽量将名次考得好些,到时候留京,两家互为臂膀,互相扶持。
  那是醉话。
  能留在京城最好,但……天底下几万万人,谁不想住京城?
  一窝蜂的往京城挤,地方就那么大点儿,总有人会被挤出去。
  “挺好,能上榜就行。”范继海心满意足。
  他花费了心力教导出来的孩子考中了进士,表明他这个夫子有几分本事,不算是误人子弟。
  “日后你去了地方上,记得不忘初心。”
  他还想多嘱咐几句,到底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他随口一说,林大同可能会奉为真理,官场上的事情,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而且,范继海当年还没到任就断了腿,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做官,又怎么教导别人?
  林大同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磕了个头:“姑父,无论弟子在哪儿,都绝不会忘了您的恩情。当初退表妹的亲事是弟子的不对,弟子那会儿太年轻,做事没分寸,想法也简单……您没责备弟子,还一直倾囊相授,遇上您,是弟子的福气。您在弟子心里,就和弟子的亲爹一般,日后,弟子一定拿您当亲生父亲一样孝敬。”
  “不必如此。”范继海弯腰将人扶起。提起当初将女儿嫁给林大同的事,他心中还有些不好意思。
  当年定这门婚事,他没想着亲上加亲,完全忽略了妻子和林大同之间的关系。只一心看中了林大同读书的天分,想着女儿嫁给他,他对白如意便有了交代。
  那会儿他有考虑到女儿的心意,想着女儿可能会不答应这门亲事,毕竟,两个人说是表兄妹,实则一点都不亲近。但他认为,林大同是自己教导的弟子,不可能会亏待了闺女。
  男女成婚,再深的感情都会在柴米油盐中被消磨干净,他对林家有恩,女儿嫁去林家,全家都得供着她。
  哪怕闺女现在不愿意,甚至怨恨他这个父亲独断专行,也早晚会明白他的好。
  林大同执意磕了三个头,才慢慢起身。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