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色书院 > 穿越重生 > 我家木门通七零 > 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86节
  齐芳还在月子里,没有亲自到场验收,不过尤利民和蒋桂香他们来店里看过后,都打心里满意。
  叶卫明的收益好,虽然要价不便宜,一间铺子装修下来要三四千块钱,但架不住效果好啊,同一条街的老板见齐芳的铺子装修升级后开业的第一天,生意就比往常旺了几分,也有人特意找到了叶卫明,想让对方帮自家的铺子也翻新一下。
  不需要装修成齐芳那样,但是铺个瓷砖,顶上多安几盏灯,再换个颜色鲜亮的墙漆,那效果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叶卫明在现代的时候那是做梦都想有这种单子接到手软的时候,然而他现在好不容易不缺单子了,又开始缺钱买建材了。
  叶卫明也没直接说干不了,多多少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的:“这些材料不好弄,我也还没有找到固定的路子,多的活确实接不下来,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我回去寻摸寻摸,要能把建材的问题解决了,我给你们打折翻新。”
  安抚好自己的潜在客户后,叶卫明和马玉书两人想着自己也在市里待了这么久了,还是得先回镇上一趟。
  两人开着车刚离开市里,就发现前面还有一辆很气派的外国小轿车。
  这可就有点稀罕了,要知道现在国外的轿车购置税高得吓人,国内经济又刚起步,不管是私人还是单位,出于爱国和实惠的考虑,选择的都是国产的轿车。
  更别说往乐阳镇的方向,一天到晚都不会经过几辆车。
  两辆车就这样前后脚地行驶在路上,原本马玉书还以为对方会从岔路去别的县和乡镇,没想到对方的目的地不但同样是乐阳镇,还和他们同样停到了研色服装厂外面的空地上。
  这下就有点意思了,马玉书特意拉着叶卫明落后了一步,想看一看车里的人是谁,不过从车上下来的两人速度忒快,她只看到了个后脑勺,人就已经进厂子里了。
  服装厂的门卫是认识叶卫明他们的,知道这是自家大老板的亲戚,把前面的客户放过去后,还不忘给后面的两人把住了大铁门。
  马玉书她们本来想找女儿回现代一趟的,这会儿听门卫说前面的人是来厂里订货的,他们就知道叶宁今天应该是没空了,于是连厂门口都没进,就转头回了镇东。
  叶宁最近没事都在车间里待着,毛衣卖得好,她和陈素芳她们都想着趁着季节合适多囤点货,反正这玩意儿做出来只要不穿不洗,放上两三年都是软乎的。
  叶宁在镇东待着也无聊,买回来的录像带都看得差不多了,顾灵她们都开始看第二遍了,对于她来说,现在的电视节目还是太寡淡了,还不如来厂子里帮着剪剪线头,听着大家聊些家常里短有趣呢。
  叶宁本来听大家聊天听得正高兴呢,陈素芳过来喊她的时候她还有些不敢相信:“你有我的亲戚来厂里找我?”
  陈素芳又回答了一遍:“没错,是一位姓崔的先生,他说是你的亲戚?”
  叶宁在这边只认识一位姓崔的,不过崔维诚家大业大的,她又给对方留了家里的电话,怎么想他都不会突然来厂里找她吧?
  等叶宁到办公室里一看,坐在椅子上的人不是崔维诚是谁:“崔哥,你怎么电话都不打一个就直接过来了。”
  崔维诚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是我在市里看到了你厂子里生产的毛衣,想买一批回去卖,我是想着和厂里的负责人谈也是一样的,就没惊动你。”
  叶宁眉头一紧:“生分了不是,你来照顾我的生意,我开心还来不及呢,说什么惊动不惊动。”
  崔维诚也顺着叶宁的话道:“这倒是我考虑不周了,那下次我一定先跟你联系。”
  崔维诚可是个大忙人,听说对方下午还要赶回市里,叶宁也没拉着他闲聊太多浪费时间,直接带入去仓库选货了。
  之前崔维诚就是山市数一数二的现金王,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他现在的家底更是叶宁想都不敢想的。
  想着自己之前去纺织厂拿货崔维诚也给了低价,这次对方在自己这里买衣裳,叶宁也不好要高价,开口就报了和尤利民一样的六点五折。
  大老板也是会算账的,这么实惠的折扣一出来,原本只想先弄点毛衣去国外试水的崔维诚瞬间就改变了主意:“那就清点一下你们仓库所有的商品,我都要了,大不了回头多订几只集装箱就是了。”
  厂里每一天都会生产出大几件衣裳,就厂里如今的这几位顾客,那肯定是消耗不完的,这会儿仓库里的成衣虽然没有堆满,但也有一两万件。
  崔维诚这话一出,原本还在心里嘀咕大老板给的折扣太低了的陈素芳,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叶宁也没质疑崔维诚的话,当即就让陈素芳他们开始清点数量。
  又是一大笔货款入账,叶宁高兴之余,又有些为难:“这么多衣裳可能得用三辆货车,我们厂里现在能用的车就一辆,剩下的还得想点办法。”
  之前叶宁指望何爱军他们的小运输公司帮忙运货,眼下对方刚给她把汪先生那边剩下的货运走没几天,这会儿还没回来呢,倒是让人头疼的了。
  崔维诚财大气粗的,兴发纺织厂的规模那么大,厂里光是运输的货车就有十几辆,闻言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事,运货不用你,我纺织厂的货车都还空着,你们把货物清点清楚,我让他们明天再过来拉就是了。”
  客户能自己解决运货的问题,对叶宁来说那是再省心不过了,她又顺便开口道:“空车过来也不划算,正好我这边的布料也用得差不多了,顺便再给我捎点布料吧,布料的钱直接从货款里面扣。”
  这才冬月,满打满算冬装还能卖两个来月,不知道汪先生和马大姐他们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为了避免后面供不上货,叶宁这边只能多准备一些库存。
  崔维诚伸手接过陈素芳递过来的茶杯后,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我倒是赚大了,不但低价买到了尖货,还做成了一单生意。”
  叶宁扯起嘴角和崔维诚客套道:“这说的什么话,崔哥你能来照顾我的生意,我才是赚大了。”
  “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我去食堂说一声,让大师傅多炒两个菜,中午就在厂里对付一口?”
  怕崔维诚会误会自己的意思,叶宁还不忘补充道:“食堂的大师傅是我花了大价钱请回来,之前是国营饭店手艺最好的厨子。”
  崔维诚虽然出身富贵,但也不是那种事事讲究的人,闻言也来了兴趣:“哦?既然是这样,那我肯定是要尝一尝大师傅的手艺的。”
  贵客要在食堂用餐,也不用叶宁亲自去通知,她一个眼神,一旁的陈素芳就去食堂知会雷师傅了。
  之前汪先生他们在这里吃饭的时候,雷师傅也是给他们开过小灶的,这会儿得了消息,立刻就打发人赶紧去菜市场采购食材了。
  上面轻飘飘的一句话,底下的人就得跑断腿,都这个点了,菜市场也没什么好货了,好在食堂的采购员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乡下打了鱼来卖的农户,买了几尾活蹦乱跳的鲫鱼和一条大草鱼和一些其他的肉菜回去交差。
  雷师傅也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技术来对待这些食材,中午厂食堂的角落,崔维诚一口鱼肉下肚,就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小叶你说得倒是不错,你这里的大师傅是有两把刷子的。”
  原本叶宁还担心崔维诚吃不惯,这会儿得了他的赞许,她也觉得面上有光,当即就大手一挥道:“就冲着崔哥你这句话,我就不能把我这宝贝大师傅放跑了,等会儿就给他加工资!”
  雷师傅本来就在不远处注意着这边动静,这会儿自然是听到了叶宁这话的,有了这句话,他瞬间就觉得自己先前的这一通忙活真是值了!
  第234章 “山上的猪也长得差不……
  尤利民如今也是发迹了, 付完叶宁的货款后没几天,就是他家里办酒的时候了。
  现在的婴儿满月宴倒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叶宁提前给完了礼物, 当天他们一大家子和顾骁直奔山市大饭店而去。
  尤利民财大气粗,直接把饭店包了下来, 他抱着孩子,刚出月子的齐芳就站在他身边迎宾。
  两人为了今天明显是特意打扮了的,尤利民一身深蓝色的西装,看着利落又笔挺, 齐芳刚出月子不能太受凉, 身上穿的是叶宁厂里的淡蓝色大衣, 看着也是面色红润有光泽。
  “叔、婶、小叶,小顾,你们可算来了!”叶宁他们刚停好车,尤利民就朝他们挥起了手:“快进来,今天人多,给你们留了主桌,你们进去后直接去找我丈母娘。”
  不提叶宁送了厚礼,就说孩子身上穿着的红连体衣都是她送的,这个主桌她坐着还是挺心安理得的。
  几人走近后叶卫明把手里的礼盒递过去:“祝小家伙长命百岁, 健健康康!”
  尤利民和齐芳接过礼盒后连连道谢, 叶宁好奇地探头看了看孩子:“这小家伙长得真俊,眼睛像芳姐,鼻子像尤哥。”
  齐芳笑道:“我家老尤别的优点没有,就这鼻子长得笔挺,家里的亲戚都说他聪明,尽捡着我们两的优点遗传了。”
  “看这底子, 以后我这大侄儿外貌指定差不了。”就算叶宁不带滤镜来看,也得承认尤利民怀里的孩子确实可爱,这要是放到现代,要在网上问这孩子能不能当童模,肯定没人会嘲笑他们亲妈滤镜。
  今天是齐芳两口子的大日子,也不可能拉着叶宁他们在门口闲聊太久,顾骁去旁边的礼宾处上完礼后就进去找位置了。
  和叶宁不一样,尤利民做生意是很注重人际往来的,亲戚朋友加在一起,把饭店大厅里的二十来张桌子都坐得满满当当了。
  叶宁十分眼尖地看到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石崇,在她还愣神的时候,对方倒是先朝她走了过来。
  石崇之前跟着崔维诚投资雅苑,受叶宁的指点也是赚了不少钱,虽然现在他的大部分精力已经放在了房地产上,但是手底下还有一大波兄弟伙呢,其他能赚钱的营生也是要做的:“叶厂长,听老崔说你厂子里生产的毛衣样式特别好,今天有缘在这里见到了,我就顺嘴问一问,你这厂子里还有没有多的货。”
  叶宁没想到只是参加个满月宴,还能遇到问货的,不过她还是照实说了:“还有一些,现在厂里每天能有两三千件的产能,石先生你要是不急的话,再等上两天,存货更多。”
  厂里那么多的机器日夜不停的运转着,换来的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成衣入库,这几天除了崔维诚的订单之外,叶宁还给马大姐补了两千件衣裳。
  马大姐打电话过来订货的时候,说她那边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了,因为货好,她的服装店现在已经是整个金太阳商场生意最好的店了,这段时间她店里不但有散客,还有同行找上门来打听进货渠道的。
  说起这个问题,马大姐还有些不好意思:“之前答应了老妹你要帮你宣传的,但是我们这疙瘩有钱的人就那么多,我这进货渠道还真不敢宣传出去。”
  对此叶宁也能理解,对于服装店来说,进货渠道确实是一家店的命脉,但是她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就只能和马大姐商量道:“马姐你的顾虑我是知道,要不这样,我让你当我们厂子在你们省的经销商,以后你从我们这里拿货,我都按照六点五折算,唯一的要求就是你每个季度的拿货金额不能低于五十万。”
  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马大姐他们那边盛产煤老板和土豪,说实在的,叶宁是真眼馋那边的客户。
  担心马大姐不会答应,叶宁还不忘做出保证:“相应的我们以后就只供货给你,你们那个省其他人想要进我们的货,就只能从你手里批发,这些衣裳你拿回去后想卖七折,八折都是可以的。”
  马大姐一听还有这样的事情,只斟酌了片刻,就一口给答应了下来,她想得很明白,就叶宁厂里的这些衣裳,她现在只有一家店,这个冬天就已经补了两次货了,虽然货款的数额还没到五十万,但也相差不多了,回头再把之前问过价的那几个同行叫回来,以七点五折的价格把货批给她们,想凑齐这个数是很容易的。
  不说当经销商还能赚到不少钱,就单说成为经销商后能得到六点五折的拿货价,光是这一点,就值得马大姐为此冒险了。
  两人一拍即合,马大姐就这样成了厂子里的第一个经销商,叶宁这思路一清晰后,又给汪先生和萧姐打去了电话,汪先生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他开的服装店本来就多,就是不找批发商,每个季度拿货的数额也能达到叶宁的要求,没有半分犹豫就成为了经销商。
  倒是萧姐那边说要再考虑一下。
  萧姐本来就是自己找上来的客户,她只知道叶宁这边的冬款和毛衣好看,对她的夏装却没有多少了解,就想着再观望一下,反正这事儿也不急,她大可以等到厂子里上春装或者夏装的时候再决定。
  叶宁也没催促什么,说真的她这服装店开得是再顺利不过了,甚至于厂里供应完眼下的客户后,就没什么多的库存了,厂子里现在连专门的推销员和销售员都没有。
  这眼下库房里刚有了一点点的存货,石崇又开口提要求了:“那你先给我留个一万件衣裳,不单是毛衣,其他款式也要配一些,货准备好了给我打电话,我让手底下的人去取货。”
  叶宁十分熟捻地从挎包里掏出电话本和钢笔:“好的,留个电话,回头我联系你。”
  到底是人家的宴席上,虽然蒋桂香他们看着也不会介意,但是叶宁和石崇也不好聊太多生意上的事情,两人打完招呼后就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叶宁单手支着下巴听着一旁的马玉书和蒋桂香闲聊着今日男主角的吃喝拉撒睡,心里盘算的却是厂里的事情。
  冬季还没过完,服装厂那边这两个季度的销售额已经快摸到三百万的边了。
  虽说成本不少,但是大头还是现代买机器和毛线去了。
  在这边买布料连一百万都没有花到,原本叶宁也想过要从这边采购毛线,减少现代的花销的。
  但是现在新疆那边的棉花还没有现代的规模,不管是棉线还是毛线,那价格都不便宜。
  在现代几十块钱一斤毛线,拿到这边来,也要卖二三十块钱,怎么看都不划算。
  而且这边的毛线是供不应求,现代的毛线是产能过剩,毛线厂家为了卖货,那是一个促销活动接一个促销活动,最后叶宁只能安慰自己,她从现代采购毛线,也算是给现代做毛纺生意的同胞增加销量了。
  崔维诚和汪先生那边的货款到位后,现在厂子里的现金都有一百多两百万了,前两天叶宁自己转走了一百万,对厂里的说辞是那批机器的钱。
  至于毛线和其他辅料,先不着急,后面再慢慢算。
  虽然这钱叶宁拿在手里也没多大用处,但是她在这边投入了这么多成本,眼下至少是看到了回头钱了。
  叶宁也不贪心,就按照现在的这个趋势进行下去,以后她每一年都能靠这服装厂挣个一两百万就行了。
  要让其他人知道叶宁心里是这么想的,肯定是要骂她贪心了,毕竟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一年想挣一万块钱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在她那里,一年挣一两百万竟然还是不贪心的结果,这话说出来也太招人嫉恨了。
  叶宁也没时间想得太深入,尤利民那边宾客到齐后,他自己作为主家登台感谢了大家,又说了一下对孩子未来的祝福,这满月宴就开始了。
  今天这宴席上的菜色十分过硬,不说别的,就那一桌一大盘的大虾,就是尤利民花了大精力让郑老七他们从深市那边给运回来的,到市里的时候就用冰块给冻着了,一早送到后厨解冻后用开水一滚就端上桌了。
  作为市里最大的饭店,今天这宴席不管是从摆盘还是从菜色上,都不比叶宁在现代吃过的差。
  在蒋桂香的特意照顾下,叶家三人和顾骁都吃撑了。
  现在吃席只吃中午,没有一天两顿的说法,吃饱喝足后,叶宁他们就打算回镇上了。
  尤利民忙着陪客人喝酒,也顾不上和他们细聊,只能让齐芳把人送到了门口。
  这场满月宴之后,叶宁的生活一下子就清闲了下来。
  厂里的情况是很稳定的,石崇要的货三五天就凑齐让他拉走了。
  这一次的货款叶宁没有惦记,全都让财务存到厂里的公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