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失败?”
乌丹王一把推开倚靠在他怀中的妃子,“孤亲眼所见,那高人会术法,能蒙蔽所有庭卫的眼,轻松到孤面前,你也亲眼看见他带着一众刺客顺利进了大魏军营。
孤派去的刺客也都是我们乌丹的上乘高手,高人信誓旦旦,不会败的,再去探,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他本以为乌丹已经走到绝境,在思量要不要狠一狠心和魏军同归于尽时,高人出现,给了他希望。
乌丹军这几个月被魏军打得节节败退,他压抑焦灼了几个月,终于松了口气,只要在高人的相助下,拿下皇长子为质,他便有和魏帝谈判的资格。
最差不过是割让些城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有机会,乌丹还会再翻身的。
可才不过一夜,现在告诉他,那希望只是昙花一现。
他如何接受?
见武将还不动,他一把扫落面前桌上的食物美酒,“还等着孤亲自去吗?”
武将明白乌丹王的心情,不敢忤逆,只得退下再派人去探情况。
“陛下。”妃子小心讨好。
乌丹王现在哪里还有风月心思,烦躁地挥手,“滚,孤想静静。”
这一静便静到了第二日。
打探消息始终不见回来的武将,终于又回来了,只不过惊慌失措,这次连话语都不利索了,“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是卫清晏,是卫清晏来了,怪不得刺客会失败,是那杀神回来了。”
“卫清晏?”
乌丹王刚站起的身子又重重跌坐回王座上,“怎么是她来了,会不会是看错了?”
听说皇长子和卫清晏是孪生子,容貌七成相似。
乌丹王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陛下,臣亲眼所见,没有看错,她和大魏皇长子一起出现在城门,已经往城内闯了。”
武将颤颤,四年前卫清晏击败乌丹一战,他亦是参与的,只不过当时他品阶不高,是以,卫清晏在斩杀乌丹将领时,并未将他看在眼里。
可他却永远忘不了那年轻将军一杆长枪,一挥一刺间便瞬间收割两颗人头的场景。
听闻这些年她精进许多,当年乌丹尚且不是对手,如今……
武将的身子脸色苍白,当年他能因着官小捡了一命,这次他是王身边近臣,又参与了这次的事,卫清晏的长枪不会饶过他的。
早知如此,他为什么要支持王加入这次的事,安安分分的不好么。
无独有偶,此时乌丹王亦是如此想的。
乌丹原本也是**的国家,自从四年前那一战后,乌丹投降成为大魏附属国,随着城池的割让,乌丹君王的自称也从朕变成了孤。
而他本是一个没有母族势力,不被先帝看好的乌丹皇子,乌丹先帝被卫清晏斩杀后,他被大魏先太子看中,奏明魏帝,让他坐上了这个王位。
实则不过是大魏的傀儡。
这样丧权的日子虽憋屈,但就他个人来说,比乌丹没降时还要自在些,便也没什么不乐意。
可一年前,赤烈找上了他,凤昭,甚至大魏那边都派了人登门。
他们同他构想了大魏被诸国吞噬瓜分的美好画面,在那则画面里,乌丹能回到从前,自治为国,被大魏占领的城池会归还,他也能如他父皇那般自称为朕。
这样的诱惑壮了他的胆,但不足以让他冒险,直到凤昭连连在赤烈手中吃亏,直到他的人看到恩华侯在大魏的势力,他方才有了信心。
可事实却远没有他们想的容易。
如今卫清晏还亲自打上了门,他的下场会和父皇一样,被卫清晏斩杀的。
不,或许他比父皇会更惨,因为他撕毁合约,违背诺言,背后给了大魏一击。
大魏不会让他好过,卫清晏不会让他好过的。
“不好了,不好了,城门已破,大魏人打进来了……”
外头又有惊慌的声音响起。
乌丹王看向武将,“孤要你发誓,用你全族性命发誓,想尽一切办法,带孤的两位皇子逃出去。”
顿了顿,他咬牙道,“若是艰难,便设法救出大皇子,无论你用什么法子,都得给孤留一点血脉。
若孤还能活着,将来必定重赏你,若……孤没了,你们便逃去大魏,大魏谢家不会不管你们。”
“大魏谢家?”武将惊愕。
此时已经没什么好隐瞒的,乌丹王便将乌丹王妃是大魏谢家女儿的事,以及这次鼓动乌丹参战,其中亦有大魏谢家的牵线一事都告知了他。
如今乌丹势败,谢家定不敢让魏帝知道他与乌丹的关系,这个秘密便可以成为他拿捏谢家的把柄。
武将似看到了些许希望,忙叩首,“臣遵旨。”
乌丹国破已是趋势,王将此重任交给他,也算是给了他一个逃命机会,他哪里还顾得了别的。
忙带着人直奔后宫,皇庭后宫有通往外面的密道,他得趁着卫清晏带人杀进来前,就带着皇子逃出去。
至于他的家人,魏军不会杀害无辜的。
便是魏军要杀他的家人,他也无能为力了,回去也不过是多添一条人命罢了。
武将拔腿跑时,脑子里胡乱地安慰自己。
乌丹王看着平日对自己谄媚至极的臣子,最后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跑了。
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时间紧迫,他已来不及去挑更合适的人选。
闭了闭眼,他喊道,“来人,来人,拿安乐醉来。”
安乐醉是乌丹皇庭才有的毒药,能让人在安乐梦里死去。
若最后他无生还可能,他宁愿自己了结,也不要被卫清晏砍了脑袋。
真等东西到了,他端在手里却始终没勇气咽下。
他不想死。
可背信弃义的亡国之君注定不会死的容易,听到外头的喊杀声响起,他终于鼓起勇气想解脱时,一杆长枪自殿外飞来,惊得乌丹王手中酒杯落地。
杯中毒药尽数洒落在地。
他认识这个长枪,是卫清晏的破煞,他的父皇和几个平日嚣张至极的皇兄便是死在这长枪之下。
好似看到自己人头被长枪高高挑起的画面,乌丹王满眼惊恐,双手抱头,“别杀孤,孤错了,别杀孤……”
第504章 想抓人鱼公主
“就你这贪生怕死之辈,还妄想挑起战乱?”
一道男声自乌丹王头顶响起。
不是卫清晏的声音?
乌丹王小心抬头,见是和卫清晏模样相似的人,他瞬间明白,这是卫清晏的同胞弟弟,皇长子时星澜。
暗暗松了口气,不是卫清晏就好。
他就说卫清晏回大魏求助,按理大着肚子也该在大魏待产,怎会到这里。
“孤是被逼的。”
他企图狡辩,“他们逼孤攻打大魏,否则等他们拿下大魏,就会灭了我乌丹,残害我乌丹百姓性命,孤也是没有办法。”
听闻皇长子暗卫出身,想来不及卫清晏难缠。
“好一个没办法,我亲眼看到乌丹军对无辜百姓的烧杀抢掠,这一路除了看到你们的暴戾残毒,还有野心昭昭。”
如今竟想将他当三岁小儿般糊弄,阿布冷笑,“阿姐,这人还要留吗?”
“审一审,若是能吐露些有用的消息,便让他少受些罪,死得有尊严些。”
卫清晏道,“怕死之人作恶前,大多会想好保命退路,我去找找看有无别的通道。”
这声音在乌丹王头顶炸开,他猛然转身,才发现卫清晏就站在他身后,忙道,“太女手下留情,你们想问什么,我都说。”
“那你先告诉本宫,皇庭的逃生密道在哪?又将谁送出去了?”
乌丹王怕死,连服毒的勇气都没有,却留在这里等他们,卫清晏直觉他在拖延时间。
可他又准备了毒药,可见他是害怕刑法折磨的。
见乌丹王迟疑,卫清晏抬步就走,“乌丹军怎么迫害我大魏百姓的,便让他都体验一遍,别让他好死。”
听了这话,乌丹王身子一抖,“太女,给孤一个痛快,孤说。”
阿布唇边溢出讥讽,“那便看你说的能不能让我阿姐满意。”
他一路打过来,见不少百姓受战火牵累,心里头是有些怨怪父皇的。
当年阿姐便上奏父皇,要求直接取缔乌丹国,将乌丹百姓合为大魏。
是先太子党和谢家极力反对,以文明礼俗不同,统治不同,倏然合二为一,容易出乱子,不如从乌丹皇族内挑个胆小怕事的。
父皇那时总想着安稳,便允了他们的建议,扶了这么个人上位,最终还是出了乱子。
而阿姐和他则死在离开乌丹凯旋回京的路上,阿布想,若当年阿姐没出事,这乌丹是不是四年前就没了,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卫清晏第二次入乌丹皇庭,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这次阿布率军反击,虽大捷,但大魏亦损失不少将士,或许当年她就该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