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色书院 > 奇幻玄幻 > 灰侦探 > 灰侦探 第166节
  人们要走动,还是只能点蜡烛,提着煤油马灯。
  据说法拉第给女王演示的就是一个小机器,靠着人转动转盘来发电,然后让电流穿过灯泡,让灯泡发光。贵族们不太懂其中的原理,没关系,商人也不懂,但他们马上想到了,如果他们随时备一个带着发电机的仆人,岂不是就可以带着光源到处走了吗?
  哪怕法拉第与他的朋友一再出来解释说,现在发电机和电灯泡都只是一个雏形,不可能大批量的生产还需要研究与改进,但人们依然热情似火,无数的商人涌上法拉第的府邸,申明自己愿意投资。如果不是有女王监督着,他们或许就要诱骗法拉第签下一份又一份的合同,好将这块美味的好肉吞进肚子里。
  如果说这只是钱财的奖励,那么在荣誉上,法拉第也是收获颇丰。
  女王陛下给了他一个爵位,下级勋位爵士,这是最低等级的一个爵位,主要封赏给那些对社会事业有着重大功勋的人——对于持剑贵族,穿袍贵族,这种爵位当然不值一提,但法拉第是什么人?看看他的履历吧,铁匠的儿子,上过两年小学,做了报童,然后是书商的学徒,如果不是化学家汉弗莱.戴维的慧眼识人,他只能在那座小城里做“一个聪明的傻瓜”,别指望能有什么前程。
  他连大学都没能上过。
  但一旦获得爵位,这就等于法拉第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学徒成为了高贵的爵爷,他的孩子前途无量,至少可以在政府里做一个官员,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因为他的发明而受益。
  斯旺先生也得到了进入皇家学院进行学习与研究的奖励,以及一笔资金,女王鼓励他们继续研究。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拿出来可以普及和大范围使用的东西,法拉第就是他们的明天。
  这张消息一登上报纸,整个英国,不,整个欧洲都在震动。
  此前脚踏实地,精心做研究的科学家并不多,身份不够高的,还要养家糊口,身份高的,研究这些只是为了拿来打发时间,纯属消遣,当然不会花费多少心力。
  一些小人物研究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会被别人夺走。他们或许是为了名誉,或许是为了利益,或许只是为了好玩。
  总之,当权力与钱财这座庞然大物碾压过来的时候,普通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有许多发明,也因此半途而废。
  法拉第的事情一出,所有的人都生出了一个念头——既然他能行,我为什么不行?
  更别说各国的国王,各地的贵族看过灯泡和电池以及发电装置的实样后,也大感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煤气灯已经是很好的东西了,不会产生滚滚黑烟,也不需要频繁更换,一些煤气灯还加了自动点火的装置,除了不能提着到处走,其他地方都要胜过蜡烛。
  但现在有更好的东西出来了。在宴会上,他们一个一个的抚摸灯泡,欣赏它的亮光,直到两眼发黑,还有人去触摸它,“它是热的!”他们高兴的说,如果是在冬天,岂不是可以把它作为热量的来源?
  他们投下了巨额的赏金,只希望自己的府邸能够尽快的换上这种叫做电灯的东西。
  不过真正的普及根本没有那么快,有不少人被骗子骗了钱,成了茶余饭后之后的笑话。
  第536章 电(3)
  虽然是笑话,但也看得出人类对于照明的需求有多么急切,无数人蜂拥而至,挥舞着钞票,希望能够及时的在这个新发明中分一杯羹,毕竟蒸汽机所营造的新时代,已经被所有人看到了,能够抓住那个契机的人,无不在这场大革命中赚的盆满钵满。
  报纸上开始成篇累牍地报道,有关于电,电灯的发明,一些曾经被人遗忘的研究成果,艰涩无比的论文也被人拿出来讨论。这时候在伦敦的沙龙里,俱乐部里,如果有人对电和电灯一无所知,都不免会招来嘲笑。
  而更大的风潮来了,一个叫做赫勒森的人制造出了可以随身携带的干电池,又有一个德国人与比利时人分别拿出了可以发出大功率电流的发电机,而女王也确实兑换了承诺,他们都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奖励。
  一天后,报纸销量又迎来了喷射式的大爆炸。每个人,哪怕是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都想要一份报纸来看看,从报纸上他们也更多的得到了有关于电的知识,他们开始询问,我们可以有电吗?可以有电灯吗?我们可以制造这些东西嘛?
  女王的开明宽容也确实给了科学家一个明确的信号,他们之前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警告和威胁,以至于不得不放下手上的研究,或者说他们也觉得这种研究似乎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也没有办法为自己谋得什么利益,既然教会不允许,那就不研究了。
  但现在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不可能不生起别的心思。
  一些科学家甚至连夜打包行李,跑到了英国。他们想,既然女王陛下给了一个只是做出了小小成绩的科学家下级勋位爵士的头衔,那么他们至少可以在这里研究而不受打搅。
  一时间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发明都出现了,能够拿到麦克斯韦以及法拉第面前的东西,也确实给了他们不少敏感与启迪,他们也从中挑选出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发明家与研究者。
  现在皇家科学院中电的申报项目都多了一大批。
  “教会居然毫无动静。”法拉第疑惑地说,“我以为他们会立即大动干戈,再弄个末日审判出来什么的。”
  麦克斯韦没有回答他,他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渐渐亮起来的煤气灯。如果现在用的是电灯,那么就不需要点灯人这样辛苦的上上下下了,只要一点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或者是暗掉,“我也一直感到困惑,先生,如果说教会反对我们研究电,是因为雷电是上帝的权能吗,是祂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
  但我们的研究途径完全是不同的。我们希望便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便利的生活。就像是曾经的蒸汽机,他们在蒸汽机大革命的时候,并没有发表什么反对的言论,顶多指责铁路和工厂的营造给河流带来了污染以及升起的黑烟叫人烦躁。
  可为什么就是电呢?”
  麦克斯韦依然无法理解,他的哥哥嫂子以及他劫后余生的小侄儿,就这样白白的死在了一场大火中,只是因为他研究了电吗,而他之前的科学家中,也有因为研究电又不愿意舍弃发明和成果而发生各种意外的,譬如富兰克林,但电已经出现了,也被看到了,教会如此作为又能有什么用呢?
  就像是他们永远无法遏制河流的奔流和日月的落升。
  “大概是很难被阻止了吧”。法拉第说,“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能被阻止的就是利益。”
  人人都会往有好处的跑,教士们也不例外,不,应该说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电报已经让女王陛下尝到了甜头,电灯,发电机,干电池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为一国的统治者,一个心思敏锐的君王女王陛下不可能不看出它的璀璨前景。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发明出更好更稳定的电池,或者是马力更大的发电机,更大更亮使用寿命更长的灯泡,电将会普及到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
  由此产生的巨大利润简直叫他连想都不敢想。
  “但它依然无法取代蒸汽机。”另一位科学家疑惑的说道:“发电机还需要锅炉提供蒸汽,正确地说,蒸汽产生的机械能,它并不能直接驱动机械,当然,照亮很好,我倒觉得,它会成为蒸汽大革命的又一次飞跃契机。”
  “或许你说得对。”麦克斯韦承认道。他没说自己正在研究电磁波,他坚信有这么一种电流动在大气中,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检测到……
  “但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像孩子终归会长大,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法拉第严肃地说道。虽然他在发言中充满了活力和理想,但这番话着实与他现在的打扮不太相符。
  或许为了让所有人看到电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现在已经变得和一个不服老的花花公子没什么区别,他总是将头发抹得油光干净,戴上挺拔的高顶帽,用着丝绸的领结,衣襟上别上钻石别针,手上也戴着一枚钻石戒指,他穿着闪亮的皮靴,忙碌在实验室里的时候,科学家们看得几乎要发笑。
  他还在考文垂花园区买了一栋房子,装修得金碧辉煌,他也经常出没于各种沙龙与俱乐部,即便有人嘲笑他失去了一位学者应有的风范,他也毫不介意,他知道有些人确实目光长远,有着可贵的理想与品德。
  但更多人,即便是科学家,也有鼠目寸光的。他们看到他如此打扮,只恨不得改天就发明出一台马力更强大的发电机一举把他踩下来,得到女王的青睐,获得居委,也成为一个人人艳羡的贵人。
  法拉第会在乎吗?
  他才不在乎,只要对方确实有着真才实学,人品差点只是一个不足轻重的小问题。譬如曾经的牛顿先生,他确实打压了一些人,但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永远不可能有人望其项背。
  法拉第倒是隐隐约约的能够看得出电确实是一个还在嗷嗷待哺的虎仔。没有绚丽的皮毛、尖锐的牙齿和宽大的爪子,但这些只要他能够茁壮的长大,都不会是什么问题。
  而蒸汽机呢,蒸汽机确实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它就是一头有着坚硬双角的公牛,皮肤结实,身躯庞大,但只要假以时日,长大的虎仔却能够把它击倒而后咬断它的喉咙,从公牛肥硕的躯体中汲取血肉,让自己成长得更为强壮啊。
  那个反驳麦克斯韦的科学家碰了个软钉子,嘀嘀咕咕了一番,虽然他也在研究电,虽然他总觉得电是一种精致的东西。难以与蒸汽机无可匹敌的强劲动力做比较,总不见得电能驱动机车、轮船或者是差分机吧。
  他说的是那种大差分机。大得如同蒸汽管风琴的那种。
  他话音未落,门外就传来了一声兴奋的大笑,而后就是走廊上咚咚咚的脚步声,一个家伙不顾礼节一把就推开了门。对房间里的人大喊道,“诸位!我用电驱动了一台差分机!”
  第537章 电(4)
  科学家们一股脑儿的冲进房间去看,只是他们在看到它的时候非常失望,因为这台差分机不但小,而且造型古怪,运算能力也很弱,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没有蒸汽机在后面提供机械能,电能所能产生的效率太低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新方向,他们勉励了同僚几句又纷纷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倒是麦克斯韦站住了,看了好一会儿,“你在想什么?”法拉第问道。
  “我在想空气中所有的电能,虽然你们都觉得我在发疯,”麦克斯韦笑着说道,“如果我们能将它捕捉起来,它将会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啊,就算不能,如果借用它们的运转方式来驱动机械,也能减少不少损耗,就是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捕捉和使用它。”
  “那么我们就一起想吧。越来越多对电感兴趣的人来到伦敦了,我想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法拉第感叹道,“我只奇怪,为什么教会突然偃旗息鼓了,他们不是一直厌恶那些想要篡夺天主权威的人吗?”还为此杀人。
  “谁知道呢?或许是他们发现了自己终究无能为力。”他又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作为一个长者,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人类会为了利益做出任何事情,不然的话,人类根本就走不到现在。”
  ——
  “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了吧。”利维说,他和约拿正坐在一张小圆桌前,小圆桌一侧撑着一把很大的遮阳伞,圆桌上摆放着红茶和点心,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正在惬意的享受下午茶——如果不看环境的话。
  他们正待在一座废弃的修道院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周围都是人迹罕世的密林,这里是利维在不久前才发现的,几乎可以算作一个奇迹。要知道,一座废弃的修道院是很容易被盗贼当做巢穴,或者是成为举行黑弥撒的上佳地点的。
  这座修道院虽然废弃了,却还没有遭到污染,哪怕它已经被拆掉了大部分有价值的东西,像是灯架、玻璃、门窗等,现在就是一个空洞的石头屋子,但对于他和约拿来说都非常的合适。
  修道院原有的防御经文已经被摧毁,不至于让利维浑身刺痛。而对于约拿来说,这里没有受到过恶魔,或者是暴徒的污染,也能叫他心情平静。
  不过他注意到了周围一些明显生长得过于旺盛的藤蔓,“这是我催生的。”利维说:“古凯尔特人的手法。为了保证我们的谈话不会被轻易窃听。”
  “谁会来窃听我们的谈话?”
  “你是在说笑吗?我身边就有不少人,你身边也是。”利维说,他已经发觉了,聚集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只有在他跟随北岩勋爵去了印度的时候,那些家伙才无可奈何的放弃,而他的选择也是对的。如果他继续留在伦敦,他的母亲只怕很难找到机会与他见面。
  而约拿呢,他老早就说过,约拿是长老会派来伦敦的。长老会与圣公会的关系并不和睦,能让他们默契合作的恐怕是一桩相当棘手的麻烦。
  “我不想浪费时间。”利维直截了当地说:“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我的父亲是瓦拉克。”
  约拿明显的被惊到了,他呆滞了好一阵子,如果不是时刻保持着一位教士必有的修养,他几乎想伸出小指头去掏掏耳朵,他听到了什么?一个半恶魔,向他袒露了血亲的身份,这就等于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交给他没什么两样。
  虽然他是认为自己是个正直的人,不会利用一个——即便不能说是朋友——至少也合作过的同伴的把柄去威胁他。
  但所谓秘密,多一个人知道就很难说是秘密了。
  “我告诉你并不是想要让你吓一跳什么的。”利维笑盈盈的说道,“只是不说出那位恶魔王子的名字,之后的事情,你恐怕很难相信。”
  即便利维这样说了,约拿依然很难相信他最后所说的那些话,太匪夷所思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即便有了电,之后的几千年内,人类依然会具有信仰,就像是有了火,有了蒸汽机,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教堂和教士那样。”
  “但信仰呢?人类的信仰呢,没错,教会依然在收税,教堂也在一座接着一座的矗立起来,人们依然愿意将自己的将来寄托在祈祷和做弥撒上。
  但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去购买赎罪券呢?又有多少人会唯教会的命是从呢?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严格的遵照教会的历法守斋戒呢?教士们犯了罪一样要受到惩罚,主教们的特权越来越少,即便是教皇,也要屈尊走到民众之中……
  人类最初崇拜神明,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
  看看曾经的异教徒神明吧,那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或者是更早的神明,他们难道不就是自然界中各种景象和事物的代表吗?虽然你们常说天主创造万物,是啊,天主或许是创造了万物。而那些异教徒神明只不过是假冒了他的圣名,偷窃了他的权柄。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最初的时候,神明就是从人类的信仰中诞生,而非恰恰相反呢?你放心,”利维看着约拿慢慢的说道,“这种话我也只有对你说了,我甚至不能够对其他人,哪怕一个恶魔说,毕竟我们都知道……”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约拿明白他所说的意思,毕竟人类也在猜测,用来惩罚人类的地狱是否也是上帝的造物呢?
  每一位当权的人都知道,如果给予人的只有利益与褒奖,那么这个人很快就会变得骄傲和不满足起来。只有同时使用鞭子和糖果,才能叫人乖乖听话。
  天堂无疑就是上帝赐予人类的一枚糖果。而地狱就是鞭子。
  “我不能对你说的太详细,或者说我会以后再告诉你,但你可以睁开眼睛看看,你难道没有发觉现在的半恶魔与半天使越来越多了吗?”
  “你是说在伦敦的?他们可能是为了战争而来的。”
  “克里米亚战争已经结束了,何况只有半恶魔才会需要在战争中寻求报酬和血肉。半天使呢?半天使似乎并无此需要,而且就算是为了战争,他们的数量依然太多了。”利维说道:“以前我坐在泰晤士的河边,放眼望去,一百个人当中能够有一个半恶魔就代表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而我现在一眼看过去,一百个人当中,居然有三四个,五六个半恶魔,这代表着什么?平衡明显被打破了。
  如果只是这样,我还不担心,可是我发现半天使的数量也在增加。虽然我的消息渠道告诉我说,这是因为印度又发生了两次大暴乱,女王陛下正在准备调集军队去镇压,这场战争可能要打上好几年——印度是个好地方。
  我刚去过那里,还残留着异教徒神明的痕迹和力量。而且那里的人就如同温顺的牛马,不懂得反抗,犹如一盘散沙,半恶魔到那里,几乎就像是到了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天堂’。
  但这种情况却让我想起了有些人在钓鱼之前,必然会在看中的地方洒下丰富至极的饵料,这样鱼群才会群集过来。然后他们只需要……”
  利维做了一个手势:“投下大网,一网打尽。”
  第538章 电(5)
  利维在野葡萄公寓里已经住了二十年,这里是他的领地,也是他的巢穴。那幢小小的阁楼里,他曾经遭遇过危险,也让别人遭遇过危险。他对此会有留恋吗?或许会有的,即便是恶魔,也会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变故往往就意味着危险。
  今天的野葡萄公寓似乎也一如既往,夫妻在吵架,邻居在抱怨,还有一些踏在两个世界边缘走着钢丝绳的家伙们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大厨房里升起了火光,浓烈的香料和油脂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屋子。
  有人将面包片放在炉灶旁烤,烤箱里有什么呢?可能是一只鸡,也有可能是一块牛肉,利维走了进去,看到了大利拉,房东太太比之前的任何一天都要来得疲倦,浑身都带着一股湿漉漉的味儿。紧身胸衣的上半部分解开着,将裙子撩到膝盖上方,露出半截丰腴的大腿,她抽着烟,长长的烟杆末端火星闪烁,朦胧的雾气从她的口中溢出,“你回来啦,”她抱怨道,“才从印度回来就一直在外面,谁在等着你,或者是你去找了谁,我难道无法满足你吗?”
  “我确实去见了一个挺紧要的人,但不是为了那个。”利维说,“你在煮什么?”
  “一锅肉汤,”大利拉站起来走到锅子边,“我放了很多迷迭香和咖喱,尝尝看吧。虽然我们都不需要这个,但若说我们有什么地方比恶魔更好的话,大概就是我们依然具有人类的味觉,我还烤了鸡和面包,你闻到了吗?去把面包拿出来,我来给你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