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到了县城, 他们直接去了药店。
  赵国光看见早上来过的宁麦冬又来了,还有些意外,又见她带着一个中年男子, 起先怀疑是她父亲, 但这中年男子身上没有军人的气质,又觉得不像。
  在赵国光疑惑的时候,宁麦冬开口了:“叔, 我又来了,来和你谈一笔生意。”
  大队长刚进药店的时候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谈生意这种事情他也是第一次, 但听到宁麦冬开口之后, 他的紧张又消失了, 实在是这丫头说的太随意了, 仿佛和药店里的这人很熟悉。
  赵国光笑问:“谈什么生意?”
  宁麦冬道:“这是我们大队的大队长,让他和你谈吧。”
  大队长赶忙道:“同志你好,我是三甲湾大队的大队长, 想和你谈谈关于草药的事情。”
  赵国光一听:“过来这边坐, 同志请说。”
  大队长就把事情说了一遍:“是这样的, 麦冬这孩子心地善良,把石松和益母草两种草药教给大家认识了,我想问问同志, 以后我们大队挖了这两种草药,你们药店还交易吗?”
  “原来是这事情,收的。”赵国光道。这两种虽然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药,但往往普通的草药用的人才多,如果是稀罕的草药,谁经常用?谁用的起啊。“不过收购的价钱都是统一的,一分钱一斤。也可以像宁同志一样,适当换一些票。”
  “那真是太好了。”大队长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不过话要说在前头……”赵国光又道,“送来的草药要去跟,要干燥的,也不能混合其他草药。虽然我们收购之后会检查,但你们那边也要有分寸,万一我们检查到有其他混合在一起,那这交易就没有下一次了。”
  “这是应该的,同志放心,这个我可以保证。”大队长觉得这个要求是最基本的,非常的合理。
  大队长和赵国光谈好之后,大家就回生产大队了,回到生产大队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大队长就叫了宁麦冬他们在自家吃晚饭。
  等吃好晚饭,大家带着宁麦冬叫上了村干部在村委大院开会,说起了草药的事情。
  村干部们听到这事情都惊呆了,这好消息来的太突然了,大家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虽然草药很便宜,但这是一分钱要掰成两分钱花的年代,有这样一笔收入,大家高兴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觉得少。
  “麦冬长大了,这件事多亏了麦冬啊,我们才能挖草药挣点钱。”村书记道。
  “一转眼麦冬都能顶事了,这次的事情有利于我们大队,而且是长远的,麦冬,婶子记你这个人情。”说话的是村里的妇女主任。
  “就是,麦冬,真是太谢谢你了,待会儿叔就把三斤粮食拿来给你。”村会计也跟着道。
  关于大队长提议的每户给宁麦冬三斤粮食的事情,大家也是同意的。
  “各位叔伯婶子,你们客气了。”宁麦冬笑的憨憨的,一向被大家看不起、说闲话的她,第一次被他们一起夸,她的脸蛋红红的,很不好意思。
  大队长见大家这样夸宁麦冬,心里也很欣慰。“那明天早上上工的时候,我就把这件事通知下去,到时候大家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可以去挖,但是务必要注意,小孩子对草药可能分不清楚,家里如果有孩子去挖的,挖来之后大人一定要检查一遍。”
  “大队长说的是。”
  “我们都听大队长的。”
  第二天
  宁麦冬载着小阳光去县城了,而大队长也在上工前,趁机着大家都在领锄具的时候开口了。“各位村民、各位知青,在上工前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一听是好消息,大家都期待的看着大队长。不知情的人都窃窃私语了起来:“不知道是什么好消息。”
  “这个猜不出啊,之前一旦信号都没有。”
  “不会是今年上缴的粮食减少了吧?”
  “这不可能吧……”
  在大家各种猜测中,大队长又开口了:“大家都知道宁麦冬的父亲是一名军医,他虽然牺牲了,但宁家有一本他留下的医书。前几天,宁麦冬同志在捡柴火的时候发现两种野草和她在医书上看见过的两种草药类似,于是她在拿回家核对之后,又去了县城的药店询问,结果经过药店工作人员的确认,果然是草药。再经过宁麦冬同志的努力,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一分钱一斤收购,如果不要钱的,也可以适当的换一些票。
  现在,宁麦冬同志决定教我们认识这两种草药,并在昨天下午和药店谈成了协议,之后大家挖的草药教给我们大队称重,称重之后由大队统一和药店交易。”
  大队长没有提草药是小阳光认出来的,毕竟他太小了,还是把这个功劳推给宁麦冬合适。
  “天啊,这可真是好消息。”
  “麦冬真厉害,竟然也草药也认识。”
  “麦冬真有良心。”
  “我以前还觉得她小小年纪没学好,看样子是我错了。”
  “不过……”大队长又开口,“大家也知道,认草药这是一门技术,放在自家,这种技术是不可能随便交给外人的。现在麦冬愿意交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白学了,你们说是吗?所以我和村干部们商量了,要学这个技术的,每户上交3斤粮食给麦冬。
  3斤粮食,也就是大家两天的口粮,但学会了认草药,这是一门长久的技术,值不值得你们自己掂量。愿意的人来我这里登记,不愿意的人你们私下偷偷学,我也管不住,但你们私下挖来的草药我们是不会收的,也不会替你们拿去和药店交易。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偷偷拿去药店交易。但麦冬父亲留下的医书上记载的草药也不只一种两种,下次如果还有这种好事情,就没有我们的份了。”
  听了大队长的话,村民们纷纷开口:“才3斤粮食,这分明是我们占了便宜。”
  “就是,谁家那么缺德连3斤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还要偷偷学,就别怪我说话难听了。”
  3斤粮食交换认识两种草药,并已经打开了收购的轨道,只要不是奇葩的人家,都觉得是划算的。
  就算有些小气的,自私自利的,也知道这是一笔核算的交易,哪怕心里不想给粮食,可为了下一次,还是忍着会给。
  “大队长,我们知青也可以学吗?”有个知青开口。心里也有些紧张,他们和宁麦冬之前闹过矛盾,应该没有这个希望吧?
  大队长道:“可以学,只要是我们大队的人都可以学。不过我们村民是一户人家3斤粮食,你们知青得每个人3斤粮食,如果当中有两个知青结婚了,那么算作一户,两人给3斤就够了,这没意见吧?”
  “没意见没意见。”问话的知青赶忙回答。
  “我们也没意见。”其他的知青也纷纷附和。
  有些知青甚至因为以前对宁麦冬有偏见而觉得羞愧。
  大队长满意的点点头:“那午饭后大家带着粮食回来这里,让齐知青教你们辨认两种草药,现在都是去上工吧。”
  “大队长……”又有村民开口,“俩是给什么粮食?”
  大队长想了想:“看你们良心给吧。”这个他真不能要求大家给大米白面,只能说让大家凭良心给了。
  而此时此刻的宁麦冬,已经到了罐头厂的门口。
  因为来的早,她推着自行车和小阳光一起在罐头厂的门口等杨正文。看着罐头厂门口不停的有人进去,大家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她眼中也渐渐的生出了期盼,看向罐头厂里面的眼神都是希望的光芒。
  “姑娘,你是在等人吗?”开口的是一位坐在门口的大爷,他穿着洗的泛白的军衣,笑容和蔼的,看着非常慈善。他看姑娘带着孩子在门口站了有一会儿了,才和他们打招呼。
  宁麦冬点点头:“是的爷爷,我等杨正文杨叔叔,我们昨天说好了的。”
  大爷一听她等厂里的主任,又说得出名字的,就道:“那你要来里面坐吗?还没到上班的时候,估计还要等一会儿。”他记得杨主任出事住院了有半个月没来上班了,今天要来了吗?
  “好的,谢谢爷爷。”有地方坐,宁麦冬肯定不会站着。
  大爷搬出一把椅子:“来,这里坐。”
  “哎。”宁麦冬坐下,把小阳光抱自己的腿上,“大爷,你是军人吗?”
  “是啊,老同志了。”大爷问,“是看我的衣服猜的?”
  宁麦冬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半一半,你身上有种感觉,和我爹照片里的一样。我爹也是军人,他是军医。”
  宁麦冬想表达的是军人的气质,但气质这种文明的词她说不上来。
  大爷一听宁麦冬是军属,对她亲切了几分:“我这衣服也是以前当兵的时候发的,穿到现在了,一直舍不得换。后来受伤退伍,就被分配到了这里,一转眼,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了。”
  “你们真伟大,就像我爹,我还在我娘肚子里的时候他就牺牲了,我虽然没见过,但是我娘和我姐姐说过,他是一个好爹,是一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