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色书院 > 穿越重生 > 古代生活日常 > 古代生活日常 第153节
  以如今的师徒关系而言,沈砺以后便算是辛家自家人了。
  天色越来越亮,快到御驾要启程的吉时了,辛家人便都坐上了马车往御驾那去汇合,姜南星便在此和表弟与辛家众人告别,只辛月跟着上了马车,还要再去见一见皇上。
  姜南星亲眼看着表弟拜了师,哪还有心情直接去医馆,见辛家的马车走了之后便快步往自家走去,一进门就迫不及待的大声喊道:“阿爷!阿爷!你在哪儿?我有大事要告诉你!”
  姜御医皱着眉从屋里出来,问他:“你送走砺哥儿了?怎么不去医馆,跑回来做什么?”
  姜南星跑上前去拉着姜御医的衣袖说:“阿爷!表弟刚刚拜了辛盛之父为师,日后他就是状元郎的徒弟啦!我是赶着回来告诉你此事的,辛叔叔说回京之后要正经办个拜师礼,咱家是不是得替表弟好好准备一份束脩呀?”
  姜御医闻言惊讶了片刻,然后便满脸是笑意,高声道:“那好!那好啊!砺哥儿能拜辛大人为师,不仅对学业有益,将来步入官场,也能得到诸多帮扶,这可是大好事,快写信送去京城,让你爹娘精心替砺哥儿准备好束脩。”
  “嗳!”姜南星高声应下,放下医药箱便去屋里摊纸研墨写信,一边磨墨一边还和跟进来的阿爷说:“我听辛叔叔和辛盛的意思,表弟若要参加明年的乡试,需要更加努力的勤学一年,那便是明年可以一试的意思吧?”
  姜御医扶着胡须笑着点头道:“我本是想让砺哥儿明年长长见识,可既然他拜得了贤师,许是明年乡试便不止增长见识了。”
  “那就太好了。”姜南星愈发高兴起来,提笔写信之时便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娘亲和爹爹千万要用心,莫要丢了表弟在师门的脸面。
  辛月跟着家人的马车到了御驾之后,便下车往御驾那边走,护卫御驾的兵丁都知道辛月的身份,便也无人拦她,直到到了御驾旁边,才有宫人问她可是来求见皇上。
  辛月点头说是之后,那宫人便爬上御驾去通传,不一会儿就下来接辛月上去。
  周祺不等辛月行礼便拉了她坐下,说:“此次重逢过于短暂,朕盼着皇妹早日搬到京城,等定下去京城的日子记得来信。”
  辛月点点头,又和周祺闲聊了几句,等连玉来催说该动身了,辛月便被周祺亲自送下御驾。
  辛月站在路边,见自家的马车经过,车窗的布帘是掀开的,娘亲、哥哥、弟弟的脸都挤在窗前,后面隐约还能瞧见爹爹和沈砺的脸,辛月高举着手摇晃着与他们告别,嘴里喊道:“京城再见!”
  送走了皇上和家人,辛月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便召集了辛氏商行的管事们来开会。
  得知辛氏商行的总部将要搬迁到京城去,众人都很惊讶与不舍,但听说是皇上的意思,他们也不敢反驳。
  再加上辛月解释将来天下九州几乎处处都有蚕所,日后辛氏商行的规模无比壮大,年底要召各地的管事来总部汇报工作,交账结银,总不能让他们都来潍县这个小县城。
  对了,还有施维和辛氏丝坊合股的制衣坊,辛氏占了制衣坊四成的股,施维自己做了制衣坊的管事,如今他也在辛氏商行开会的管事之中。
  其余几个管事不舍让辛月把总部搬去京城,施维却没有这个想法,他家本就在京城,他又不是贺州人,且他野心勃勃还想把制衣坊开遍九州呢,自然不会觉得辛氏商行的
  总部去京城不好,反而兴奋起来说:“那以后每年年底我们都要去京城咯?”
  施维心想这样更好了,他每年都能回到京城让他爹看看自己的事业做得多大!看他爹还怎么小瞧他!
  宋惜娘还是不舍,忍不住问:“那搬到府城去不行吗?东安府是贺州首府,总不是小地方了吧?”
  还是胡娘子见多识广,拉着宋惜娘劝解道:“将来天下九州的蚕所开办起来,辛氏商行就不仅仅是辛氏商行了,与皇家牵扯这般深,却离京城这么远,确实不太合适。”
  宋惜娘虽不是什么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可也不傻,胡娘子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她自然懂了,难怪皇上会主动催着表妹将总部搬到京城。
  大家便再没有挽留之语,开始讨论起辛月要带哪些人去京城,将来总部设在京城之后如何管理各处蚕所和潍县的丝坊、染坊、制衣坊了。
  胡娘子一心只想管好丝坊,没有去京城常驻的想法,宋惜娘更是不能离了染坊,而蚕所的辛长康和辛墨更是不能走。
  辛祝除了是染坊的管事,他还是辛氏族长,更不可能离开宗族。
  而施维在贺州的制衣坊刚起步,还得盯在潍县,而且将来还要往其余九州发展,也是不会现在就回京城的。
  扒拉了半天,竟然没一个人能跟辛月去京城的,要到京城开办商行总部,总不能让辛月一个光杆司令去重头开始吧?
  辛长康虽然有两个儿子,可大儿子在读书,一心要追随大伯和大堂哥的脚步科举做官,对经商没有半点兴趣,也分不出人去帮侄女。
  最后只有辛祝出言说:“月娘,你若瞧得上,就把辛武和辛全带去京城见见世面吧。”
  辛月答应了下来,族长家的儿子都是读过点书的,辛武和辛全也都在商行做着小管事,带他们去京城也算有了两个不错的帮手。
  散会之后辛月揉着脑袋头疼,便是有辛武和辛全,人也还是少啊!
  宋惜娘没跟别人一起走,留了下来,今天这会她听了半天,知道表妹缺人手,犹豫的说:“若不然,叫哥哥跟表妹你去京城?”
  宋光耀这两年在褚家商行里干得很不错,如今也是个小管事了,辛月闻言疑惑的说:“表哥在褚家干得好好的,再说表哥若是走了,你一个人如何生活?”
  宋惜娘脸色微红的说:“哥哥本来就准备这两年要从褚家商行离开,他说日后我和褚奕成了婚,他这个大舅哥在亲家干活不太好,做得好人家觉得他是靠裙带关系,做得不好人家也不好管他,与其到时候让褚家为难,不如自己早些出去。”
  宋光耀是个老实人,他的性子若是要他出去和人谈生意有些为难他,但做内勤管理可是十分合适的。
  辛月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商行总部到了京城,可不是光等着蚕所、丝坊、染坊、制衣坊年底来交账收钱的,总部也有总部该干的活。
  去年江州织行针对辛氏商行,弄出一个丝织大会来,倒是误打误撞的帮辛氏商行在天下都打开了名声,这活动不错,正该年年举办下去。
  只是辛月不准备拘泥于丝绸,天下还是普通百姓居多,丝绸还是有钱人才能日常穿戴消费得起的。
  不如在京城弄一个布料博览会,除了丝绸,也拉着棉布和麻布的布坊来参加。
  再还有如今有了制衣坊,也可以带着施维一起每年搞搞服装发布会嘛。
  生产很重要,但推广也同样重要啊,这么一想,总部在京城的事业也大有可为呀!
  人才,人才!辛月还是很需要人才!
  办展览需要宋光耀这样细致的大管家型人才,只是虽然宋光耀早有离开褚家的心思,可毕竟宋惜娘还没成家呢,褚奕今年也才十六岁,他俩要成婚也是三年多后的事情了。
  宋惜娘听辛月担心若是宋光耀走了,她一个人在潍县生活,有些忐忑的望着辛月说:“表妹,如今姑姑、姑父都在京城生活,你也马上要去京城了,我想若是……若是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今年把我爹娘接回来。”
  辛月愣了愣,两年多没听人提起过宋惜娘、宋光耀的爹娘了,她都忘了这两人,差点以为表哥与表姐是孤儿了……
  这下才想起来,他们还有爹娘的呢!
  仔细回忆了一下,想起那对招人厌烦的夫妻,辛月心里涌起了一丝烦躁,但是她不是那不讲理的人,虽然自己很讨厌宋惜娘的爹娘,可对宋光耀和宋惜娘来说那可是亲生的爹娘,又从小疼爱他们,便是知道爹娘做得不对,也不可能断绝关系弃之不理的。
  这两年多任由宋承业和徐氏在军中吃苦,都是因为宋光耀和宋惜娘是明事理的人,知道爹娘做错了事,又不愿惹得姑姑、姑父寒心,才狠着心让爹娘在军中长教训的。
  如今是知道自家日后都不在潍县生活了,宋惜娘才提出想接她爹娘回来,辛月自然不会因为对宋承业和徐氏的厌恶牵连到宋惜娘的身上,便点点头说:“那也行,这样你有爹娘在家相伴,那便可以问问表哥是否愿意随我去京城了。”
  宋惜娘红了眼眶,拉着辛月的手直晃道:“表妹,谢谢你。”
  辛月拍了拍宋惜娘的背,轻声宽慰她道:“表姐,你放心,在我心中,你是你,他们是他们,我与你好,与他们不相干。”
  宋惜娘重重的点头,认真的说:“嗯!表妹你放心,我绝不会辜负你的!”
  第197章
  宋惜娘得了辛月的话,便在回家之后特意等着哥哥回来。
  宋光耀回来之后便被妹妹拉着坐下说话,听妹妹说表妹要将辛氏商行的总部搬到京城去,宋光耀想了想说:“这倒是好事,京城乃是天下中心,天子脚下,再说姑姑一家又都在京城,只表妹一人在潍县也确实孤单。”
  宋惜娘见自家哥哥也说好,这下便彻底散去了心中的不情愿。
  她能有如今这般成就,都是多亏了姑姑一家,尤其是表妹,总是不吝于帮助自己,既然去京城对表妹是好事,自己如何能为了一己之私阻拦呢?
  大不了日后自己努努力,早日让辛阿爷放心,年底去京城汇报染坊能派自己去,这样每年自己也能见到表妹,还能见到姑姑他们呢!
  宋惜娘想开了之后心情便开阔了许多,然后笑着说:“哥哥,你不是想从褚家商行出来吗?正好表妹如今要去京城新建辛氏商行总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不如你一起去京城帮她?”
  宋光耀闻言怔愣了一会儿,若说起来,如今魏县人谁不知道辛氏商行前景光明,以往说起商业,都论褚家第一,现在谁都知道辛氏的将来可不仅仅拘泥于潍县。
  连皇上都亲临潍县为辛氏揭彩,这等荣耀莫说褚家了,便是贺州最顶尖的那几个世家也比不上啊。
  宋光耀本就准备从褚家商行脱身,就像他自己苦恼的那般,自从妹妹与褚家少主定下亲事,他在褚家商行便待得有些不自在,大家对他的态度变得十分微妙。
  要说起来褚家商行里可不缺关系户,这等家族经营的商行,里面十个人起码有六个姓褚的,可他们姓褚的被提拔就是理所当然,人人都觉得培养自己人很正常。
  可自己去年先被提拔做了小管事,一开始还没人说什么闲话,等妹妹与褚奕定下亲事之后,便有些闲言碎语往他耳朵里传,说什么难怪他能被提拔做小管事,原来是有个好妹妹之类的酸话。
  宋家的门第本就比褚家差了太远太远,宋光耀可不想将来妹妹嫁进褚家后,还要因为自己在褚家商行做事,被褚家那些亲故们说闲话,万一说什么宋家都是靠着妹妹吸褚家的血,妹妹可如何在褚家站稳脚跟。
  所以宋光耀便跟宋惜娘露过口风,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请辞。
  只是褚奕本就看重宋光耀办事稳妥,自定下郎舅关系之后更是对宋光耀信任非常,宋光耀便一直没找到机会说要离开的话。
  现在听妹妹说表妹那边缺人,宋光耀不是不心动,辛氏商行的待遇是出名的好,而且男子汉谁不想到京城那种地方去长长见识呢?再加上自家受了姑姑家多少恩情,若是能帮到表妹,宋光耀也责无旁贷。
  只是宋光耀和辛月的担忧是一样的,他看了一眼妹妹叹了口气,心想:可惜时机不对,若是过几年妹妹出嫁后,他定会麻利的答应下来,可现在不行,爹娘都不在家,他便是妹妹的家长,自然得在潍县陪着直到亲自送妹妹出嫁。
  宋惜娘见哥哥不答应,便追着问原因,等听哥哥说是因为怕她无人看顾,忙说道:“我跟表妹说过了,若是你要跟着去京城,咱们就把爹娘接回来,这样我便不是一个人了。”
  宋光耀听了皱起眉说:“咱们不是说好了,等过几年你出嫁之后再接爹娘吗?”
  宋惜娘连忙解释道:“哥哥,先前咱们说好先不接爹娘归家,一是为了让爹娘长教训,二是怕寒了姑姑一家的心,如今姑姑一家都在京城,现在连表妹都要去京城了,咱们把爹娘接回来,爹娘也没法跑到姑姑他们面前碍眼了。”
  说完宋惜娘又补上一句:“我今日跟表妹说了,表妹也答应了。”
  宋光耀听了这才松了口气,他低头思考起来。
  这两年多爹娘在军营被严加管教,瞧着比以前少了许多轻浮之气。
  宋光耀虽定期会去看望爹娘,却一直没有把家中的情况告知他们,他们一直还以为自己和妹妹在姑姑家中寄人篱下,上回他去看望他们的时候,爹娘竟然还攒下点碎银子给了他,说让他攒起来过两年好说亲
  事。
  宋光耀很明白自己爹娘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最是欺软怕硬,若是知道姑父考中了状元做了官,表妹做了皇上的义妹,比起厚着脸皮蹭上去要好处,他们更怕被如今位高权重的姑父和表妹报复。
  若是表妹愿意配合自己演一出戏,冷着脸给他们甩一通脸色,保管他们老老实实的不敢再作妖。
  想到这宋光耀都被自己荒唐的想法逗笑了,不过荒唐虽荒唐,但有用就行,于是宋光耀便跟宋惜娘说了自己的打算,然后兄妹俩便一起去辛家寻辛月。
  辛月听表哥说要自己配合着恐吓宋承业与徐氏一番,听到宋光耀这个做儿子的揭爹娘的短,莫名觉得有些搞笑。
  辛月虽然做了公主,可一直低调非常,还从没和人摆过谱耍过脾气呢,不过若是对宋承业和徐氏,辛月倒是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
  就像宋光耀说的,这两人就是那欺软怕硬的,当初惹了府城守备,便被吓得等死,现在自己可是皇上的义妹,堂堂公主殿下,比守备大人品级还高呢,还怕吓不死他们?
  想到这里,辛月都起了些恶趣味,笑着点头说:“好,表哥放心吧,到时候我把护卫带着,穿上公主的礼服,定让舅舅、舅母知道什么是公主的威严。”
  和辛月说好之后,宋光耀便和宋惜娘约好休息的日子,一起去府城。
  东安府的守备大人还是先前那位,他与辛长平也算是友人,当初辛长平中了状元,这位守备大人还派人来送礼道贺过呢。
  因为守备大人特地关照过,所以宋光耀每回都能顺利见到自己爹娘,这回他带着妹妹来,早就认识他的守营军官便要放他进去,嘴里说着:“这回来得早了些呀,往常不是三个月才来一回的?”
  宋光耀连忙解释道:“大人,麻烦您帮我通报一声,今日我带了银子想来赎我爹娘回家。”
  那军官不知道当初守备大人和辛长平私下的约定,闻言便公事公办的说:“原来如此,那我去和守备大人禀告一声。”
  “麻烦您了。”宋光耀连忙道谢。
  那守门的军官去寻守备大人禀告此事,守备大人听说之后却没让人去收银子放人,而是让守门的军官将宋光耀带来见他。
  宋光耀不疑有他,以为这是正常的程序,便跟着去了守备大人的营帐,一进去便跪下道:“草民宋光耀拜见大人。”
  守备大人知道辛长平对这个侄儿和对那妻兄不是一回事,便叫宋光耀起身,还给了他椅子坐,等宋光耀坐下之后守备大人便问:“你今日要来赎你爹娘归家?那你姑父可知晓?”
  宋光耀愣了愣,不知为何守备大人要问他姑父是否知晓,但还是老老实实答道:“回大人,草民还未告知姑父。”
  守备大人闻言皱起眉头,按理说那二人的家属拿银子来赎,只要补足了罚银他便该放人,但是他当初与辛长平说好了免了那欠银,现在如何好收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