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一会儿秦县长带着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的相关领导在前方简单讲话后上了一辆大巴车,车上基本都是后勤保障的相关人员,虽然说主办方不管是食物、饮水还是医疗方面都做了准备,但是他们也得自己多一重准备,所以也带了不少后勤人员,他们是坐车去。
“出发!”
大巴车在前面开,其他人在后面骑马,众人倒也没有比拼速度,时间还早,而且两个县不算远。
八月的早晨温度不算很高,姚新泉看了下系统的天气预报,温度也就16度左右,中午大概能回暖到二十八九度。
天是浅灰色的,东方才刚透出些鱼肚白,草叶上凝着露水,沉甸甸地压弯了叶尖,马蹄踏过去,便洇湿了一小圈深色的痕迹。
一行三十多人每人一匹马,也算是不小的马队了,就在这朦胧的晨光里上了路。
马儿们精神都很不错,步子迈得轻快,鼻息喷出的白汽短促而清晰,一群马儿们凑到一起更是起了比拼的心思,哪怕不用骑手催促,一个个也都蒙头用力跑了起来。
但这份宁静与清爽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日头渐渐升高,空气里水汽褪去,马队在路上跑起来时扬起了一片灰尘。
姚新泉叹了口气,把自己之前束在脖子上的三角巾扯到了脸上挡灰,不过即便如此,她估计过会儿下马的时候自己鼻孔里肯定全是黑的!
这边的路不是柏油马路,之前铺过石子路,但是走的时间太长后,石子越来越薄,底下的土路也渐渐冒了出来。
不过石子少也挺好的,马跑在石子路上很是伤马蹄,对关节也不好。
皮皮从来没有和这么多马一起奔跑过,简直激动得不能自已。
她倒没做什么事情,不过神情中的激动是完全掩饰不住的,看是师月江有些担心。
见他转过来看了好几眼,姚新泉忍不住笑,她拉高了声音,“皮皮很乖,她不会做什么的!”
师月江无奈笑笑。
没多久众人就到了源县,进了源县地界儿后就发现他们是真做了不少准备,他们专门弄了路标指引大家去库尔逊喀拉草原。
众人顺着路标指引一路到了草原上才停了下来,秦县长也安排了人在接待他们。
接待的人告诉他们把马栓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后便可以先去逛一逛了,“周围的摊子已经铺起来了,吃的喝的都有,你们可以去逛逛。”
众人谢过后没有立马将马拴住,而是牵着马在边缘逛了十来分钟后这才牵马回去拴住。
马匹在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刻静止站立,否则容易引发叠筋或肌肉僵硬。让马慢步行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肌肉乳酸代谢,平稳降低心率和呼吸。
姚新泉摸了摸两匹马的心率又观察了下没什么异样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她又摸了摸马腿,尤其是平安的,确认没有异常发热,更没有肿胀或者痛处这才放下心来,给两个小家伙喂了些水后打算出去先逛一逛。
乌日图跟在一边也照做,他知道姚新泉是很好的兽医,自己跟着做只有好处的。
第215章
姚新泉两人打算先去集市上转一转,乌日图本想跟着,但见两人黏黏糊糊在一起,自己一个电灯泡在这里实在是有点尴尬,干脆就跑去找其他人一起。
今天的天儿特别好,十点多太阳已经不小了,万里无云,有点晒,却又不会太热,逛起来还挺舒服的。
“其实也算个小巴扎”,姚新泉感慨,这边排了大概二三十个摊位,据说另一边还有二三十个。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和奶制品的醇味,混杂着草原特有的清新气息。姚新泉抽了抽鼻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拉着师月江的手腕便往那香味最浓郁处走去。
那是一个烤羊肉串的摊子,前面已经排了好几个人了。姚新泉挤过去看了一眼,就见那摊主是个脸颊红润的维吾尔大叔,头戴一顶绣花小帽,手里的扇子不住地对着炭火扇动。
铁架上的肉串被烤的滋滋作响,肥油滴入炭火中,激起一小簇一小簇的火星。烤肉大叔先是大火急烤锁住肉汁,再文火慢煨让调料入味,最后又用猛火逼出焦香。那肉块切得方正,肥瘦相间,串在签子上,烤得外焦里嫩,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香气简直要把人的魂儿勾了去。
姚新泉忍不住嘀咕,“这一大早吃烤肉,不会腻吗?”
她看了师月江一眼,“那咱们就要两串尝尝味儿啊!老板,来两串!”
“不是腻吗?”师月江好笑地揽住她的肩膀,姚新泉理所当然道,“所以我只买了两串,一人一串啊!”
羊肉串隔壁是个卖包尔萨克的摊位,一位维族老太太坐在小凳上,她面前支着一口黑铁锅,锅里的油正滚得欢快。
姚新泉让师月江在这儿排队,自己跑到这个摊位前排队去了。就见老人家手指灵巧地将一小团面团捏成小方块,下入油锅,那面块便在油中迅速膨胀、变色,不一会儿就浮了上来,变成金黄色的空心小方块。
她用漏勺将炸物捞起,沥干油,堆在旁边的铁盘里,垒成一座小小的金山。刚出锅的包尔萨克烫手得很,前面的人拿到自己的迫不及待咬下去,姚新泉只看着都觉得好吃!外脆内软,应该还带着淡淡的咸味,好香啊!
再往前则是卖奶制品的摊位,桌面上摆着一块蓝色的粗布上,看着干净又整洁,上面摆放着有奶疙瘩、装在牛皮纸袋子里的酥油,还有奶豆腐。
一旁还放着一壶壶的马□□,装在传统的皮囊里,摊主不时摇晃一下,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
姚新泉买完包尔萨克又凑了过去,“老板,来一壶!”
她接过师月江递来的羊肉串咬了一大口,肉香、油香还有调料的味道完美结合在一起,又是刚烤出来的,姚新泉感觉舌头都要香掉啦!
她喝了一大口马□□,又递给师月江让他也尝尝。师月江喝了一口被酸的鼻子都皱了起来,姚新泉见了哈哈大笑。
师月江没好气地用头撞了撞她的,“你故意的是吧?”
姚新泉自然不认,“你
好好品,不觉得是回甘的吗?你再尝尝?”
师月江缓了一会儿,等那波酸味过去后,只觉得嘴里剩下的是马奶的醇香,确实透着甜。
“再来一口。”
两人没再买别的,他们早晨是吃了早饭过来的,现在还没多久,确实没饿,先买点儿解解馋也就算了,等中午再正经吃饭,毕竟下午可是有大事儿呢!
两人又逛去了手工艺品的摊位,手工艺品的摊位算是在偏外围的地方,两人去的时候一位哈萨克妇女正在现场刺绣呢,只见她手中针线飞舞,不一会儿,一朵鲜艳的花朵便在布面上绽放。
姚新泉再看向摊位,上面有帽子、手套、壁挂,绣的图案多是草原上的花卉和动物,色彩艳丽却不俗气很有特色。
针脚密实整齐,明显功夫深厚。
姚新泉拿起了一副女士手套,这副女士手套针脚细密,配色柔和。米白的底布上,用浅棕与暗红丝线绣出鹿角与花草的纹样,边缘滚一道深咖啡色的边。
手套指尖处收得窄,她戴上去试了试,腕口略宽,刚好卡在手腕处,内侧衬着薄绒,触手生温。
姚新泉今天没戴手套过来,一看就觉得喜欢,“这个我要了。”
随后又拿起了一副男士手套,这副男士手套以深褐色驼绒为底,针脚密实挺括。比起精致的女士手套肯定是相对简单一点了,但腕口处还有有一朵云朵。
掌心部位未绣花,保留皮革原色,便于握缰绳。
姚新泉递给他试了试见也合适的,便挥了挥这一副,“这个我也要了,老板,算个钱!”
再往前有皮革摊位,有木雕摊位,还有饰品摊位,姚新泉拉着师月江停在了饰品摊位上。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了一套额饰上,那算是一套比较繁复的饰品了,两指宽的银带缀满压花纹,中央嵌了一枚暗红的玛瑙,两侧垂下细链,链尾挂着水滴形银珠子,行动时应该会发出细碎的轻响。
师月江拿起后在姚新泉脸上比划了一下,“老板,这个我要了”,他见身后也有人喜欢,赶忙先定了下来再看别的。
两人一路吃一路逛,终于到了开幕式的时间了。
两人找到了队伍跟大家汇合,随后去骑马。
上午的开幕式是有进场仪式的,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骑着马组成方队进入场地。
会场中央早已搭起高台,红地毯铺的老长了。数面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看起来竟有一种别样的气势。
高台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座椅,这是专门为各级领导与贵宾所设的。前面有一片空阔场地,是用来表演和竞技的,当然只是射箭和摔跤。
“听说乌市旅游局的领导来了一位”,乌日图小声跟师月江两人嘀咕,“市里更是来了好几个,一把手都过来了。各个县也来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