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色书院 > 综合其它 >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 第100章
  越过豫州,雍州, 便是中原长安,南朝曾经的京师。
  登上船,飏风卷着清寒水雾扑面而来,赢秀立在雀室内, 透过四面镂空的窗牖, 眺望着周遭景色。
  放眼望去,只见渭水涛涛,川流不绝,濛濛细雨下个不停,天地烟雨湿浥。
  渭水是黄水最大的支流, 当年瘐明率众南渡,便是由此过。
  瘐安站在赢秀身侧,远远地望着船下的渭水,一言不发。
  甲板上,瘐家军沉默着,看着脚下故乡的河流,风景不殊,山河之异。
  如今南北即将一统,山河归一,当年承诺他们,有朝一日要带他们回到故土的将军却已经死了。
  豫州,又名中州,地处中原九州垓心,相传千年前,炎黄两帝便是在此与蚩尤展开逐鹿之战。
  “羌王已死,羌人狗急跳墙,必然会绝地反扑,只怕他们会豁出去不要命地打。”将士分析道。
  越往北走,羌人便越多,他们之前用的怀柔政策很大概率行不通。
  赢秀刚要开口,瞳孔骤然一缩,迅速扑倒身旁的瘐安,“快趴下!”
  话音甫落,箭矢如雨,铺天盖地而下。
  赢秀一个翻滚,闪身避开箭矢,一手拉着瘐安,一手拉着一个亲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缩在雀室墙下。
  楼船上众人也各自寻找了掩体,缩在角落里,避开箭矢,总算博得片刻的宁静。
  “他们一看便是有备而来,说不定在此守株待兔就等着我们,要不要现在就启用桔槔?”亲信快速道。
  桔槔,楼船上的投石器,只是有一点不好,需要有人冒着箭雨前去启用,在这种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命中。
  赢秀打开雀室底下的风口,朝下面张望,高声道:“箭矢从西北方向来的,他们在岍山上!”
  说着,他从风口一跃而下,两次翻滚,轻盈落在甲板上,快速朝桔槔跑去。
  船上的瘐家军也跟着调动起来,有人手持弓弩,朝岍山西北方向射箭,有人靠近其余的桔槔,踩动榫卯……
  一颗颗巨石朝岍山投了上去,宛如流星。
  然而距离太远,石头还未砸到岍山山峰,便落在半山腰。
  隔得极远,隐约能听见半空中传来的羌人的笑声,得意而张狂。
  楼船眼下即将经过一处极窄的峡口上,两侧河道狭窄,进退两难,为免翻船,船只行得不快。
  “砰——”
  一声巨响,楼船周围炸开水花滔天,是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
  羌人也准备了桔槔,正在往楼船上投石!
  距离虽远,楼船体积大,难以闪避,再这样下去,船身迟早会被砸破。
  渭水湍急,一旦落水,生死难料。
  赢秀当机立断:“加快速度,让楼船冲出峡口!”
  此处峡口的河道窄小,水流湍急,想要穿行而过,本就危险,何况还有羌人在头顶投石,更是危险中的危险。
  只是,倘若想要折返,后面还有船只,难以转圜,只怕会被困死在峡口上。
  事到如今,只能拼一把了!
  明知危险,听到靖侯号令,楼船上的士兵谁也没有质疑,点了点头,冒着楼船被巨石砸穿的风险,加快速度往前冲刺!
  岍山上,北朝世子的亲信大将立在峡口上,戏谑地看着楼船上的南朝人冒着雨丝,在四面滚落的巨石中,驾船往前冲。
  他啧了一声,不由皱眉,那南朝靖侯真是个疯子,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穿过峡口……
  等他们真到了最狭窄的峡口处,没了水流遮挡,他们便可以集中攻击楼船。
  想到这里,将领忍不住长笑出声。
  他笑着,拉开弓弩,目光越过楼船,在一处处角落搜寻,只为找到那抹金色的影子,然后将其一箭毙命——
  眼前似乎掠过了一道金影,发带飘逸,淡光逶迤,极近,仿佛就在面前。
  渭水上的清寒水汽扑面而来,裹挟着无尽的杀意。
  羌人将领瞪大了瞳孔,僵硬的眼黑不可置信地转了转,缓缓往下,视线落在颈项上的血痕上,一道血线。
  由于速度太快,上面的血珠还未溢出来,看上去就像是一道平平无奇的红线,绽开在皮肉上。
  ——传闻,南朝的靖侯是刺客出身,轻功绝顶,刺杀一流。
  有一句谚语叫做,三尺剑锋,一寸明光,南朝靖侯也。
  羌人将领艰难地转动眼眸,看见周围将士惊恐万分的神色,他伸手捂住血线,死死地睁着眼,轰然倒地。
  渭水上。
  第一艘楼船正好过峡口,船上的所有人捏了一把汗,都怕羌人趁此时机集中投石。
  谁知,岍山上的羌人却毫无动静,别说投石了,就连箭也不放了。
  他们顾不得探究,连忙加速,驾驶楼船挨个出了峡口,一出峡口,江面顿时辽阔,群山渐远。
  没过多久,最后一驾楼船也驶出峡口,却未加速朝外,而是缓缓行驶,仿佛在等什么人。
  赢秀提剑归来,脚步轻盈地下了岍山,看准最近的楼船,飞身落下。
  甫一上船,瘐家军立刻围拢过来,心疼地望着赢秀身上的血迹,“靖侯大人,您可是受伤了?”
  “无事,”赢秀随意摆了摆手,“不是我的血。”
  对于铁甲上溅到的鲜血,他有些嫌弃,“我去换身衣裳。你们好好守着,检查船上有没有缺口,好好修补。”
  好歹是有惊无险地出了渭水,豫州就在眼前,赢秀正要寻一处偏僻的角落驻扎,以免打草惊蛇,过阵子再徐徐图之,设法攻城。
  暮色四合,一片苍茫。
  却见豫州城的城门开着,城下灯火通明,华炬明灯,火把幢幢,那些人却不是整装待发的部曲,而是身形各异的百姓。
  “这是……?”亲信有些怀疑,派人上前打探,没过多久,前去打探的斥候气喘吁吁地回来了,面带欣喜。
  “靖侯!”斥候低声道:“豫州城的刺史主动归降。”
  听到这句话,营地上所有人都朝赢秀看来,心中不安,豫州究竟是请君入瓮,还是真的有意归降?
  他们此行也不过七八千人,倘若真的进入豫州城,对方诈降,他们岂不是会被瓮中捉鳖?
  赢秀沉思片刻,问道“可曾知道他为何主动归降?”
  斥候犹豫道:“听说,听说是陛下有令,主动归降的城池不伤一兵一卒,若是拒降,陛下就会,就会……”
  他迟疑不决,不知该不该把未竟之言说出口。
  赢秀看着他,目光平静温和,斥候大着胆子继续道:“倘若拒降,陛下就会屠城。”
  屠城……
  众将面面相觑,说起这个,他们倒是不奇怪,还记得永宁三年,陛下登基不过两年多,便举兵北伐,手段狠戾,势如破竹,一度屠城,杀死上千羌人。
  那时,陛下才十五岁。
  南北两朝,都毫不怀疑昭肃帝真的能做出这种行径来,他想做,并且有能力做到。
  在这种恐怖的威慑下,豫州刺史着实难以入眠,睁眼闭眼,都是豫州九个郡上万百姓的性命。
  他一连几日,打着灯笼大开城门,只为等着南朝人的到来。
  远处,赢秀一行人还在迟疑,究竟是进,还是不进,着实两难。
  “我亲自去看看。”赢秀道。
  他说的“看看”,自然不同于方才斥候躲在远处偷听,而是要亲自和刺史对峙,一辩真假。
  亲信连忙劝阻:“不行,太危险了,让手底下的人去就行了。”
  说罢,亲信看向瘐安,企图让赢秀的爹好好劝劝赢秀,后者沉默刹那,终于开口,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劝阻,“我同你一起去。”
  赢秀点了点头,和瘐安一起朝豫州城走去。
  赢秀没有身先士卒的爱好,他仅仅是觉得自己跑得快,若是遇见什么危险,转身就跑,敌军也逮不住他。
  豫州城,城楼下。
  刺史提着大灯笼,左右踱步,“你说,靖侯怎么还不打过来?要不我派人送一封降书过去?”
  参谋附和道:“大人甚是聪慧。只不过,若是被世子知道……”
  他们所说的世子,自然是北朝那位年纪最大的世子。
  羌王死了,世子本该继位,只是羌王膝下还有不少儿女,这些宗亲都争着皇位,带着部曲互相内讧。
  刺史随口道:“你也不想想,是他可怕,还是南朝那位皇帝可怕?”
  一提起那位皇帝,参谋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屠城二字,猛的在夜风中打了个寒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说话了。
  远远的,似乎有两道身影正在朝这边走来,是南朝将领的服饰。在他们身后,似乎隐隐可见人头攒动。
  刺史和参谋对视一眼,心中大喜。
  靖侯终于打过来了!
  第84章
  豫州城, 赢秀褪下明光铁甲,换上了一身金裳,席地而坐, 面前是北朝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