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开战都是己方不经意遇到对方斥候,而后在安全范围内与敌方进行厮杀,岂料这厮竟然一圈圈左绕右绕,硬生生将他逼得率军后退。偏偏后退之时竟还觉得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发现他的真正用意。
白白丢失嘉定府大片土地。
北军不再如之前那般妄图以骑兵人数优势与装备之利来进行歼灭,而是据城坚守,同时加快赶制各种防城器械。
如今正值初春,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想来对方粮草肯定没有自己充足,加上去年秋季耕种时间大部分地方都是战火连天。他们即便有人在南边山林间开荒种地,又有南边几府之地的供应,也不如己方坐拥清河大半产粮的府郡。
只要坚守一阵,消耗他们粮草,到时候直接出击必能一战而胜。而现在出去打,自己没有对方经验,只能慢慢摸清楚对手套路才好做应对。
是的,对于粮草问题,洛尘简直愁白了头发。
即便有南边四府之地供应,然而那边也不过是山岭脚下的小半耕地,更别说泷水平坦地方能建个府城就不错了。而西边刚攻下来的三府,也是条件恶劣,除去大片衰草,被夜岚犁过一遍的田地又经受洛尘他们摧残,产粮那就是妄想。
以前东林府还没被楚逸控制的时候,罗衣还能组织船队走海路输送大量粮食,如今海路被断,一时间粮食就有些捉襟见肘。
她想过楚逸会突然发动攻击,却没想到这么快。
看来这场仗只能拖,拖到春耕过去,夏收来时。这对于将士们是辛苦的,对于已经安家在南方的百姓也是辛苦的,然而不辛苦不行,只要抢到时间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幸洛尘将难题与想法都告知几位将军之后,他们也是心知肚明,默契的在北边不主动进攻情况下也只是佯攻,让对方提心吊胆的防范却又不敢真的打起来。
计划虽然简单,执行起来却很是麻烦。
苏弘与蒙太几乎使劲浑身解数才唬住两位年轻的敌帅,给洛尘争取了春耕的时间。
唬住了年轻人,老狐狸却没那么好哄了。
在两边主要战场胶着不下之时,楚逸看出了苏弘他们的意图,而后强令进攻。北军在原本还算平和的你来我往间闲散惯了,突然遭到楚逸的呵斥与随着呵斥而来的监军将领手里的军令,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南边攻去。
派来的监军将领手下的队伍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监斩不服军令的。最开始也不是监斩不服军令者,而是为斩杀不听政令的世家大族准备,那个时候每天都有许多人被监军斩于闹市口,慢慢的这支铁血无情的军队成为楚逸刚柔并济驭下的那把钢刀,见识到的人谈军色变。
传闻中冷漠无情的监军往两处大营一站,散发的煞气让为利而来的多数士兵开始拼命。
北军一旦真的用人数优势加上高压政策,南边就有些撑不住了。
蒙太不得已率领后退据城以守,同时联合终于出手的罗离从东南凉山府进攻东林府。
罗离的出手一边是因为明云终于平定外敌,另一边则是组织军队默不作声的在凉山环绕的群山中修建出一条直通洛京的要道。以往需要月余的时间如今只要几日便能驰骋到洛京,大大减轻洛尘这边受到攻击的压力。
楚逸也没想到罗离竟然这么死脑筋,堪比皇家的底蕴,坐拥数府的矿脉与传承十几代的造器之术,竟然用来修这么一条耗时耗力的官道。
他也来不及愤慨,派去东南防守罗离的大军早在凉山军出其不意的进攻下溃散,而后借交通之便利罗放率领军队扑去东林府。
对于东边几府的人来说,将他们从世家压迫下解救出来的楚相虽然大逆不道,还是向着百姓的。不说那些惠民的赋税政策,惩肃的贪官污吏,就说那些自从他上台后便发到手上的良田好地,就值得百姓们从心底顺从他。
如今看到南边军队打过来,百姓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好不容易到手的田地,其次就是那个远在京城的丞相。
不用什么多的诱惑,楚逸轻易便在东林府又聚集起一支人数可观的军队。虽然大多数只是握惯了锄头扁担,只是第一次摸到刀枪,却不碍他们拼了命的冲向训练有素的凉山军。
再一次将这支军队打溃,用血水将愚昧许久的百姓们浇醒,罗放并没有什么胜利感。他知道自己退不得,也知道这些百姓只是想护好好不容易到手的田地,那四四方方的一块良田可能是很多人几辈子的梦想。
但是,这是战争,即便为着同一个目标,也不得不继续下去的战争。
罗放狠下心,命令大军继续前进,踩着无数人的血与泪继续前进,直到到达终点。
第70章 胜负
凉山军与势要维护自己念想的由不同府郡组织起来的杂牌军战得狼狈,在祈安与泷水两府同样交战的双方也不轻松。
他们不同凉山军经常面对拿起刀枪砍向一直以来护卫的百姓那般无所适从,而是与在一群疯子的威逼下也跟着发疯,还被养的膘肥体壮的北军死磕。
这场战争像是复制了两年前那场由先帝引导的平叛之战一样,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苏弘望着对面再次集结准备冲锋的军队,抛下所有计谋,一腔热血涌上头的也开始与对方蛮撞。
这样的战斗在夏季刚刚露头时就打过许多次,打的两边都有些麻木厌烦了,却还是不得不打下去。
北军想凭借人数与粮草优势直接推过去,南军想再坚持一会,争取后方将已经开始稀缺的粮草早日送来。
而在泷水府里坚守许久的蒙太,开始组织人去往身后荒山寻找吃食。他们做这些事就如苏弘他们与北军蛮横冲杀一般熟练。他们隔着府城近,隔着莽莽大山也近,因此洛尘优先将有限的粮草拨给了苏弘。
从夏初挨到夏末,从夏末挨到秋收,苏弘与蒙太除了靠着凉山运过来的粮食,其他时间完全凭着一股毅力在撑。
南军上到将帅,下到兵卒,只要没死就得为明天争命,他们与楚逸手下节节败退的北军东路一般都是为了保护身后好不容易到手的田地。
秋收时,洛尘终于可以松口气。
不仅是因为终于撑过来挨到了秋收,还因为凉山军攻下东林、元知两府,让楚逸失去大半底气。
借着凉山军大胜的气势,蒙太率军开始以攻为守,出城同疲惫不堪的楚风交锋。
在以往的每一次惨烈攻城战后,楚风手下的兵就畏缩一分,坚持到现在完全是因为有钱与粮在诱惑着,如果不是这般,即便监军再恐怖他们估计也想哗变逃跑。
攻城器械再先进,也敌不过对方身后靠着莽莽群山,那些杀人的利器直接就地取材甚至都不用加工。而己方除了依据越来越残破的器械,用人命去填的方法已经让人胆寒,即便每次组成的死士进行冲锋前都会给予优厚待遇送往后方家人手中,在一次次胆寒下报名参加死士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不管东路还是南路亦或西路,在洛尘熬过两季之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往她那边倾斜。
熬了几晚的楚逸望着让人失望的战报越来越多,心里除了急怒还掺杂着一丝悔意。但是身下坐着的纯金龙椅让他周身血液再次沸腾,为了这个目标已经牺牲两个女儿,已经逼疯结发妻子,就连儿子们都还在前线战斗,他不能这时候退缩。
即便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军事常识也知道这场仗一开始就输了,楚逸还是不甘心。他隐忍了那么多年,奢望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能够光明正大的争夺这天下,却还是败在一群女人手里。
当苏弘率着大军连克祈安、嘉定之后,大军遥望远远逃走的楚云奔入洛京辖下。士气高涨的军队望着那依托山势修好的城墙有些踌躇,而坐镇帅帐的苏弘压根没想追过去。
他看着麾下斥候刚刚送来的密报,景阳那边蛰伏许久的李仁出现了。在之前楚逸以铁血手腕将世家大族打压殆尽时就消失的李仁连带他的几个儿子不仅组织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还趁着楚逸与洛尘相争之际迅速攻克守在景阳的楚逸亲信。
苏弘望着手中密报,沉思一会命令军队就地驻扎,稍作休息。
远在泷水的洛尘手中不仅有李仁攻陷景阳的详细奏报,还附带着李仁手书。
原本就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最多不过是希望自己外孙女能坐上那位子,从而让李家再上一步。远的不说,只要让他李仁在岳父家族面前能有几分颜面就心满意足。
却不料楚逸突然来这么一手,早就逃出京城的李仁携妻儿寄住在岳家时无法劝退岳父大人联合白家对抗楚逸的举动,只好告罪之后辗转到偏僻之地偷偷过日子,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谁能想到呢,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本以为走投无路势必会与结发妻子及幼子老死荒村,却不料与幼子上山寻找猎物时遇到在山里活得像野人的大儿子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