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欧也妮一愣。
  玛格丽特不等欧也妮反应过来,就道:“其实,我跟父亲的观点一样,那个查理,不过是个花花公子,他跟你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社交辞令。也就你,被他迷昏了头,才会相信他。”
  欧也妮怒道:“住嘴,你怎么能这样说他!他是……”
  玛格丽特叹了口气,道:“那么,我们打个赌吧。如果,查理没有变心,那么,你可以嫁给他,我会为你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如果他变心了,你就必须嫁给我给你指定的人。”
  欧也妮看了看妹妹,发觉妹妹不是在说笑以后,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自从老葛朗台过世以来,不,或者说玛格丽特继承了母亲的财产以后,玛格丽特就取代了以往欧也妮在家中以及社交场合的地位。那些人,对玛格丽特的奉承已经到了极为肉麻的地步。尤其是原著里,克罗旭一党在最后对欧也妮所用的那些讨好手段,也一样不少的用在了玛格丽特的身上。甚至,也跟原著里面一样,将玛格丽特称呼为特·法劳丰小姐。
  不过,玛格丽特可不是欧也妮,她先是借口要为父亲守孝,拒绝了这个称呼,也婉拒了那些人每日里的来访。跟欧也妮不同,那些人也只有周一、周三和周五能出现在葛朗台家,不过老公证人克罗旭倒是可以常常来葛朗台家里,为葛朗台小姐处理一些必要的事务,包括卖掉地里的收成。还有格拉桑太太取代了她的丈夫,成为葛朗台小姐证券上的代理人,也能常常出入葛朗台家。
  同时,玛格丽特在英格兰买了一个庄园,偶尔,她也会带着欧也妮去那边小住一段日子。玛格丽特已经做好准备了,等欧也妮一结婚,她就离开法国。
  结局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然查理也回到了巴黎,而且还愚蠢地赶走了台·格拉桑先生,让他的未来岳父大发雷霆,威胁他,他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破了产的人的儿子。
  而格拉桑太太的来访,让欧也妮知道了自己的爱情的毁灭。
  一切都被父亲和妹妹预料中了。
  当天晚上,玛格丽特当着所有客人的面,叫住了所长先生,然后道:“所长先生,您是看着我长大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说,您是一个可靠的人。我一直将您当做我的亲哥哥来看待。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您会照顾好我的姐姐。如果您能娶我的姐姐的话,那么,我将我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在索漠地区的地产,送给姐姐作为嫁妆。”
  所长刚开始的时候,还很高兴,以为自己已经能娶葛朗台小姐了,可是没想到,情势急转而下,他当时都傻了,不过当他听到玛格丽特将地产给欧也妮的时候,他激动得都快昏倒了。
  他立即转向了欧也妮。只见欧也妮低着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玛格丽特道:“放心,所长先生,我已经跟姐姐谈过了。对不对,姐姐?“
  欧也妮坐在边上,点了点头。
  玛格丽特又道:“对了,我们姐妹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您的帮忙。我的叔父的债务拖了够久了,请快点将它了解吧。我和姐姐都不想看到家里的名誉受损。“
  所长知道,欧也妮之所以点头,答应这桩婚事,是因为爱情的绝望。为了那巨大的地产,必须要速战速决。与欧也妮私下里谈过以后,所长很快就去巴黎见了台·格拉桑先生,花了三十万法郎,了结了这件事情。还给了格拉桑先生一笔佣金。然后将所有的债券交给了查理。
  回到索漠,欧也妮就跟所长结了婚,而婚礼后的第三天,玛格丽特就带着老屋里的所有金子、股票、债券和现金,去了英格兰。
  没两年,所长先生就得了急病,去世了。欧也妮做了寡妇,得到了原本属于克罗旭公证人、克罗旭神甫和所长先生的财产。
  不过,欧也妮也很快死于难产。她没能跟原著里一样,为自己而守身。
  最后的最后,这笔巨大的家业回到了玛格丽特的手里。
  这时候的玛格丽特·葛朗台小姐,每年拥有超过一百万的净收入。她的财产,也远远的超过的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那么。这笔巨大的家私的下一个牺牲品,会是谁呢?
  说明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结束于1817年左右,而《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发生在拿破仑执政时期,早了二三十年左右。
  作为同人作品,大家还是忽视这个明显的BUG吧。
  转章
  班纳特一家作为浪博恩第一大户人家,有两家走得比较近的邻居。其一,就是跟她们做了多年老邻居的卢卡斯爵士一家,其二,则是搬来没两年的葛朗台小姐府上。
  其实,称呼葛朗台小姐家为府上,也只是因为葛朗台小姐是法国人,而且不大会说英语。英国人在大陆人面前总是显得尴尬一点,因为英国有一条国策,就是允许用金钱换取爵位。这也使得英国人在外国人面前常常抬不起头来。
  班纳特家,也只有年纪稍长的三位小姐能够出入葛朗台小姐府上,也只有三女玛丽·班纳特小姐能在葛朗台小姐府上过夜。
  因为玛丽·班纳特小姐的法语在当地未婚小姐之中,说得最好。
  不过莉迪亚·班纳特小姐却总是说,这个因为她们两个都叫玛丽——葛朗台小姐的闺名玛格丽特的简称,就是玛丽。
  葛朗台小姐在班纳特家附近置下产业,并第一次来到浪博恩的时候,一身黑纱。据说,那个时候,葛朗台小姐的父亲去世没多久,而她的姐姐又嫁了人。依照法国的法律和传统,葛朗台小姐不能亲自打理自己的财产。
  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葛朗台小姐才定居英国,而选中浪博恩也不过是因为从这里到伦敦才二十五里。
  如果说班纳特一家,谁对葛朗台小姐的意见最大,那当属班纳特太太。班纳特一家的财产不能留给自己的孩子,却必须送给外人,而葛朗台小姐却有着巨大的家私。班纳特太太曾经计算过,葛朗台小姐在浪博恩置办产业,前前后后至少花了八万英镑,而卢卡斯爵士根据葛朗台小姐府上进进出出的人员马车,估算出,葛朗台小姐在浪博恩这片产业上一年至少有六千英镑的收入。
  从这一点来说,葛朗台小姐的确是打理家业的好手。
  因此,班纳特太太很嫉妒葛朗台心急,因为她自己的嫁妆,总共也就四千英镑,而将来她的女儿们,每人也只能从她的手里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英镑存款。
  不过,众所周知,班纳特家的三小姐,玛丽·班纳特小姐在家里是个隐形人。她的母亲班纳特太太偏爱最小的女儿莉迪亚,而她的父亲班纳特先生会称赞大女儿简的美貌、二女儿伊丽莎白的聪慧,也会取笑两个小女儿的无知愚蠢,却常常忽略了她。
  寂寞的玛丽·班纳特小姐,除了让自己沉浸在书海中,也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在附近的树林子里消磨时间。一来二去,玛丽·班纳特小姐就跟常常到树林里采蘑菇的玛格丽特·葛朗台小姐混熟了。
  尤其是玛丽·班纳特小姐发现,玛格丽特·葛朗台小姐的书房里的《百科全书》以后,更是常常逗留葛朗台小姐府上。
  家庭
  所以,当那位有名的彬格莱先生入住尼日菲尔德花园的时候,班纳特太太就十分焦虑。虽然班纳特太太坚信自己长女简是最美貌的,而小女儿莉迪亚是最可爱的。可是她还是很担心,因为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自己名下财产翻倍的诱惑。
  这跟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要娶一位太太的,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班纳特太太用比原著中更激烈的言辞、更激动的情绪,要求班纳特先生去尼日菲尔德花园拜访,同时,班纳特太太还在心中庆幸,葛朗台小姐还要守孝,不能出来交际。
  真是谢天谢地。
  如果说老葛朗台醉心于打理家业,那么,班纳特先生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两个人都对自己目前的家庭生活不感兴趣,同样,不期待、也不在意家庭的乐趣。有趣的是,两位父亲都会为比较得自己心意的女儿打算,比方说最开始的欧也妮、后来的玛格丽特之于葛朗台,又比方说伊丽莎白之于班纳特先生。
  因此,班纳特先生就赶在第一批去拜访彬格莱先生了。
  说起班纳特先生,取笑与捉弄自己的妻子,已经是日常状态了。相对于老葛朗台对妻子的漠视,我们也不能妄加评论。不过,相对而言,班纳特先生不但取笑自己的妻子,还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两个小女儿称之为蠢货、胸大无脑,并将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不得不说,班纳特先生真的很诡异。
  如果他能够跟老葛朗台一样,冷冰冰的,玛丽·班纳特小姐还能安慰自己说,父亲工作忙、姐妹又多,照应不过来。可是班纳特先生却对女儿们冷嘲热讽。
  玛丽·班纳特小姐就受不了了。
  以前玛丽·班纳特小姐无处可去,而浪博恩及其附近,也没有跟她能够有相同话题的姑娘,玛丽·班纳特小姐也只能将苦闷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