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蔡文恩拉着陆凯舟离开,而顾砚玔叫住了准备上楼的顾安:“来书房一下,有事跟你说。”
王浔识趣地先回房间,还是之前的客房,收拾得很整洁,窗外能看到庭院里的老榕树。他忽然想起要给手机充电,走到床头发现床头柜上,多出个相框。
拿起一看,里面是顾砚钏抱着一个婴儿站在镜头前,看不清楚背景是什么样子,但是顾砚钏温柔地看着婴儿,而婴儿懵懂地看着男人。
“小时候就这么可爱。”王浔看着照片傻笑着说。
书房里,顾砚玔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检查报告,推给顾安:“前几日体检发现的,肺癌1期。”
顾安努力冷静地拿起报告,翻看几页,抬头看向父亲,对方神色平静,他说:“1期理论上没什么问题。”
“对,医生说发现得早,治愈率很高。”顾砚钏笑了笑。
顾安深吸一口气:“治疗方案定了吗?”
“下周开始治疗。”顾砚钏摆摆手,不想多说这个。他转身从书架上去下一个木盒。顾安认得这个盒子,之前捐赠的玉佩也是放在里面,最早还是周时砚的盒子。
顾砚钏轻轻打开,里面是几张泛黄的照片:“有件事,该告诉你了。”
顾安接过照片,上面是一对年轻夫妇,男人穿着劳动布中山装,女人则怀抱婴儿。顾安一惊,他从未见过这两人,但莫名感到熟悉。
“其实你是我亲弟弟的孙子。”顾砚钏很冷静地说出这段话。
窗外的树影在风中摇曳,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顾安愣愣地看着顾砚钏。
第76章 N
顾砚钏坐在桌后,声音低沉,带着对往事的唏嘘。
他的弟弟,也就是顾安的外祖父,在他被抓去宝岛后出生。弟弟平凡长大,后来有了个女儿。那个女孩爱上同村渔民,在她怀孕后遭遇噩耗,男人出海时遇难,她一个没未婚先孕的女生因悲伤过度,在生下顾安后就撒手人寰。最后,顾砚钏决定带顾安回宝岛,并将他的身世隐瞒至今。
“那年我回去探亲,看到你一个人躺在我弟弟家的床上。是那么小,又那么安静。”顾砚钏看着顾安,目光像是想穿透时光,找回他幼时的模样。
“你父母走后,祖父家不愿收养你,你外祖父又无力抚养,只能将你托付给我,希望我可以给你更好的生活。只可惜我”顾砚钏顿了顿,终究没能说完。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我?”顾安说着说着也开始有些颤抖,“即便知道,我也不会怨你。”
顾砚钏摇摇头:“这是你外祖父的意思,他怕你知道身世后,会执意回去找他。”
“我们本身就是亲人,哪怕以探亲名义相见,又有什么不可以?”顾安疑问道。
“我问过同样的话,甚至提议将你留在他身边,由我资助,但他都拒绝了。他说,不给你那么多念想,你才能安心长大。”顾砚钏叹息道。
“那他现在怎么样了?”
“你外祖父几年前走了,葬在瀛洲。”顾砚钏从木盒底层取出一张纸条,字迹工整清晰,“地址在这里,等我百年以后,你也要把我埋在那。”
顾安盯着那张纸条,想起小时候,父亲总爱讲瀛洲的故事,说那里的海水如何蓝,鱼虾如何鲜美。而且瀛洲也是周时砚葬身之地,冥冥之中,是否注定他要回到那里,守护曾经的誓言?不过好在,所爱已在身旁。
书房里的座钟滴答滴答,时间在声音中流逝。顾安回过神,看着自己父亲已经花白的头发,还有苍老的脸,终是轻声道:“要好好治疗,等你康复,我们一起回瀛洲。”
顾砚钏笑了笑,脸上的神色也好看了不少:“好。”
夜深了,王浔靠在床头刷手机,听到房门被轻轻推开。顾安走进来,径直坐到床边,身影在昏暗的夜灯下显得有些落寞。
“怎么了?”王浔放下手机,撑起身子看他。
顾安垂眸片刻,缓缓开口:“我爸病了。”接着他就将刚刚父亲的话简单的转述一遍,语气平静得近乎疏离,“所以我和他确实是亲人,理论上,他是我伯公。”
王浔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握住他的手。顾安的指尖冰凉,他用掌心包裹住,轻轻揉搓着,试图驱散那层寒意。
“我想等他病好了,我想和他一起回瀛洲,你愿意一起吗?”顾安忽然抬头,黑暗里他的眼睛格外明亮。
王浔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
顾安的肩膀似乎松了下来。王浔顺势将他拉进怀里,顾安罕见地没有抗拒,额头抵在他肩上,整个人安静地蜷着。王浔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他的背,像哄孩子似的。
“你总为自己的家庭自卑,”顾安在王浔怀里声音闷闷的,“可我其实一直很羡慕你,羡慕你有完整的家和童年。你再这样,我都要跟着自卑了。”
王浔低头吻了吻他的发顶:“别想那么多,你在我心里从来都是最好的。”
第二天清晨,王浔醒来时发现顾安已经不在床上。他下楼寻找,在庭院里看到顾安和顾砚玔正在榕树下喝茶。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之间的氛围比昨晚轻松许多,偶尔还能听到顾砚玔的笑声。
王浔没有打扰他们,转身去了厨房。林姨正在准备早餐,见他进来,笑着问要不要帮忙。
“我想煮点粥,养胃的。”王浔说。
林姨没多想点点头,给他让出位置。王浔认真地淘米,洗山药,加水,看着锅里的水沸腾。
最后他将粥端上餐桌,顾砚钏尝了一下,惊讶地看着王浔:“小浔,你的手艺很好。”
“嗯,家里长辈教的,说对胃好。”王浔有点不好意思。
顾砚玔又喝了一口,笑道:“很好。”他的目光在顾安和王浔之间转了一圈,眼中带着欣慰。
王浔低头笑了笑,余光瞥见顾安的嘴角微微上扬。
“今天有什么安排?”顾砚玔问道。
顾安看向王浔:“我们是想去一趟老街逛逛”
“去吧。”顾砚玔摆摆手,“我约了医生复诊,林姨陪我去就行。你们年轻人别总闷在家里,别担心我。”
最后两人还是按顾砚钏说的,离开老宅。车子驶出庭院,后视镜里的顾砚玔一直站在门口,直到转弯处才消失不见。
坐在副驾的王浔轻声:“去哪儿?”
顾安神色有些不安地:“还是先去一趟医院?”
王浔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车子驶入市区,停在荣总医院门口。顾安带着王浔直奔肿瘤科,找到了一位姓陈的主任医师。
“顾先生提过你,”陈医生推了推眼镜,“检查报告我都看过了,情况很乐观。”
他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从手术到后续的靶向治疗,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开医院时已近中午,阳光正好。顾安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部分重担。
“现在按原计划?”他转头问王浔。王浔点点头,于是顾安开着车往万华的方向走去。
小稻埕的老街依旧保留着旧时风貌,红砖建筑与巴洛克式立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色调。两人漫步在迪化街上,空气中飘散着中药、茶叶与干果混合的香气。
顾安在一家老茶行前停下,买了两杯青草茶。冰凉的茶汤带着淡淡的薄荷香,驱散了正午的闷热。
王浔啜饮着茶,低声感叹:“这里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顾安听到了他的嘀咕,笑着说:“所以这里才叫老街。这附近和周时砚在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王浔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什么。顾安似乎察觉他的心思,自然地牵起他的手,拐进旁边的小巷。巷子里的景致与八十多年前周时砚记忆中的画面重叠,王浔新奇地打量着两旁建筑。
他们走着走着来到一栋传统的透天厝前,“真的和以前一样,终于见到实物了!”王浔兴奋地说。
他踮脚想往院子里张望,顾安见状上前敲门。过了许久,一位年迈的阿婆打开院门。王浔脱口而出:“杨姐!”
顾安听到他的话也仔细看了看眼前的阿婆,于是用闽南话问了阿婆一些话。
在一顿叽里呱啦后,顾安朝王浔招手:“快进来吧。”
王浔激动地跑进院子,他看到院里和原来真的大差不差,斑驳红砖墙上还是爬满九重葛,种着几株桂花树,也都还在原地
“这位阿婆不是杨姐,是杨姐的小妹。”顾安解释道。
王浔环顾四周,点头道:“我刚刚说完就觉得不太可能,要真是她,估计也要一百多岁了。”
“是啊,你看我们都轮回过一次了。”顾安说道。
王浔像是被电了一般转头看着顾安:“我们?你也有前世的记忆了?”
顾安一怔,发现自己好像说漏嘴:“就你就没想过我们为什么会相遇吗?”
“当然想过啊!看把你吓得,你以为你不告诉我,我就想不到啊。如果毫无关联,王茹会让我们一起进去吗?”王浔忍俊不禁地说道。